关于“把淄川非遗项目列入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和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学生选修课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230099
建议人: 张学奎、张可敬、张文赫、李怡
主办单位: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答复时间: 2023-07-19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张学奎、张可敬、张文赫、李怡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淄川非遗项目列入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和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学生选修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淄川区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近年来,区文旅局始终致力于挖掘我区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游等各项实践工作,持续打造非遗文化传承新平台。

一是丰富淄川区非遗进高校活动形式。在2023年淄川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般阳遗珍·非遗博览会”期间特邀请山东水利技师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校学生到现场参观研学。同时,两所高校携陶瓷烧制技艺、传统扎染技艺、传统拓印技艺、传统茶艺、剪纸五个校园特色非遗专业课程,在活动现场与各级非遗项目争奇斗艳,为高校和非遗之间搭建了资源共享的桥梁,也为丰富校园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交流传播、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平台。

二是积极搭建“非遗”音乐高校共建平台。主动配合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完成了国家级非遗“聊斋俚曲”的高校推广计划,今年4月,聊斋俚曲被正式列入青岛大学2023年度“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美育类课程立项名单《中国诗乐舞传承》《“非遗”里的音乐鉴赏与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三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三门选修课均已将聊斋俚曲的赏析与演唱融入教学大纲。

三是持续打造“非遗传承聚般阳·聊斋俚曲进校园”品牌项目。联合淄川中学共同打造聊斋俚曲校本课程,把聊斋俚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聘请聊斋俚曲国家级传承人蒲章俊为校本课程专家顾问,安排我局业务人员作为校本课程艺术指导,开展聊斋俚曲常态化传承,并协助排练聊斋俚曲小戏《追梦》。

四是始终注重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振华琉璃、张广庆内画院两家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优势,鼓励开展非遗项目研学,开设特色非遗课程,拓展保护传承人传承空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力非遗传承研学和高校共建,为非遗传承人后续培养,激发青年学生群体主动学习非遗技艺,提供了良好的传承教育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位委员提出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适时开展非遗传承人、艺术大师与高校师生交流联谊活动,开展非遗进高校展览、聊斋俚曲演出、文化艺术座谈等活动,广泛开展非遗研学游,引导广大师生参观我区领尚琉璃文创园、张广庆内画院等特色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动手实践相关非遗技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传播。

二是甄选特色项目名单,拟定重点项目传承人,充分发动政协委员艺术名家资源,进高校举办研讨,参与课程共建。在我区政协委员中涵盖了陶瓷制作、琉璃烧制、淄博刻瓷、淄博锔瓷等多位国家、省级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通过艺术名家进校园,发现更多技艺传承能手,为传承非遗文化储备人才。

三是通过调研,充分了解两所学校师生对淄川区特色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激发广大师生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学习兴趣,根据广大师生爱好需求,结合学校计划开展的各专业课程安排,共同探讨编制选修课课程可行性。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7月19日

关于把淄川非遗项目列入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和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学生选修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