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区域紧密型医联体和医疗联盟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医改实施以来,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较大转变,硬件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布局不合理,导致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无法落地,群众对深化医改的获得感不强。为此,淄博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淄政办发〔2017〕36号)、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区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淄卫发〔2018〕16号)等文件,强调:在城市,依托三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组建医疗集团,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县域,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组建医疗共同体。以若干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特色专科联盟。
为落实上级要求,淄川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淄川区推进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川政办字〔2019〕31号),对下组建医共体,同时,做强区级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
一是依托区医院和区中医院分别牵头,将全区19处卫生院及辖区卫生室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人力资源上下流动和诊疗技术同质化发展,并借助互联网和智慧医疗工程,大力推进远程医疗建设,现已基本实现全区包括偏远山区群众享受家门口市、区级专家远程会诊服务。
二是积极同省、市级医院沟通,淄川区医院已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等9家省内外医院建立协作关系,通过建立松散型医联体模式,落实上级专家定期坐诊、开设工作站、远程指导等。淄川区中医院已同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等3家医院,开展中医专科互联互通,注重经方传承和中医辨证施治。
三是根据市卫生健康委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统一部署,开展了九大专科联盟建设,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均结合各自单位业务专长加入市级联盟,借助联盟平台提升诊疗服务能力。
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级医院的指导帮助下,我区医疗资源逐步实现均衡化,城乡诊疗能力逐步实现同质化,但距离深化医改总目标和群众就医满意度还有一定差距,在区域医联体建设和专科联盟方面仍需深入推进:
一是借助现阶段“名医基层工作站”建设、“业务院长”派驻等工作,积极争取同更多市级医院尤其是区内和就近三级医院建立对口关系,以名医带动效应提升区域诊疗水平,扩大卫生院诊疗范围,并以此为契机同派出医院建立紧密合作联系。
二是注重日常工作交集协作,在新冠疫情防控、签约家庭医生团队、重精管理、健康扶贫、“八大中心”建设等工作中,强化区域内抱团发展,依托二、三级医院优质资源,抱团有发展意向的一级医院和卫生院等基层机构,在推进日常工作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上下级医院发展“一体化”。
三是鼓励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做大做强本机构优势学科和医疗技术,并以组建区内专科联盟的形式联合部分医疗机构协同发展,落实联盟内预约咨询、上下转诊、人才交流等绿色通道管理,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区级名片。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卫生健康局
2021年9月9日
(联系单位: 淄川区卫生健康局 联系人:刘兴斌, 联系电话:292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