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心理医疗服务质量及'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推广"建议的答复
淄川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39
建议人: 肖宝香等
主办单位: 淄川区卫生健康局
答复时间: 2024-05-22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淄川区作为全省首批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试点区,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新模式,省市专家领导多次在淄川进行专题调研、召开现场会,我们的先进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们的高度认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特殊群体数量越来越庞大,扎实做好此类人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显得尤为关键,为筑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网,今年我区从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角度出发,重点开展了以下项工作

一、加快构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纳入“平安淄川”考核项目,各镇街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组织体系,制定辖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领导小组和工作职责;依托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完善服务场所建设,配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人员,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

二、强化基层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三级网络”建设。依托区精防中心建成区级社会心理中心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情绪宣泄、音乐治疗和沙盘治疗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设置心理沙盘室、双心门诊,19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心理咨询室;依托综治中心、村(居)委、卫生室等场所建成心理活动室(社会工作室)13处,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咨询。二是优化“三支队伍”服务。组建心理热线专家队伍,负责区级24小时心理热线电话,免费接听公众咨询进行心理危机干预350余人次。建设医疗机构专业队伍,区级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1人,心理咨询师18人,为高危人群、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区卫健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责,为区—镇—村心理咨询室体系建设提供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协助制定镇街、社区(村)社会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室设置标准和图文版心理咨询室设置技术指南;组织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专家有计划的对专、兼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人员提供符合基层工作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系统培训,加强提升心理服务能力。

三、深入开展基层社会心理服务活动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区卫健局组织开展“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加大对企业职工、学校师生心理问题预防咨询干预;区总工会深入开展心理健康“五进”活动,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区妇联打造心灵彩虹桥心理健康大讲堂,开展妇女儿童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服务;区公安分局开展“暖心服务”送基层活动,落实爱警暖警措施,缓解广大民警身心压力;区残联如康家园;区教体局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引导,有效实施心理问题预防咨询干预。淄川区足履实地,从“心”出发,构建起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家庭单位尽职尽责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四、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推广工作

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作为2023年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成果,具有为广大居民提供专业、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大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良好作用,自发布以来,我局积极推动云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工作。一是积极与区教体局对接,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2023年共筛查学生2万余人。2024年经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对接,因每年学校班主任调整,重新协调教体局进行统计,为老师发放云平台账号,并于9月份开学后组织2024年度全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二是在卫健系统推广使用心理健康云平台,制定下发《淄川区卫生系统心理健康云平台推广使用的通知》,以自愿参与的形式在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心理测评、放松减压、在线学习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减压纾解,保护好职工心理健康权益。三是加大心理健康云平台推广宣传力度,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医疗卫生机构电子屏、宣传栏等方式进一步开展推广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心理健康云平台功能作用,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心理测评、纾解减压、心理咨询等,让心理健康真正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区将继续加强部门沟通协作,认真发总结经验,努力推动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给更多的特殊群体带来心灵支撑,帮助他们找到心里归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加快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使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更好地为全市470万人民群众提供专业、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因此,建议加快对“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的推广应用,主要内容如下: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云平台建设,逐步构建一个资源集中、讲授专业、功能完善、持续更新的网络心理课程平台,为新时代大众心理健康服务筑牢根基。二、从重点人群入手逐步推广。目前,学生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建议由教育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全区师生、家长关注和应用平台,通过平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及时、有效化解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下一步,可由相关部门牵头在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个体从业人员等群体逐步推广应用,使心理健康服务从城区延伸至乡村,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三、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向大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偏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积极关注和应用心理健康云平台,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全市人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