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齐托育短板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230019
建议人: 李志华
主办单位: 淄川区卫生健康局
答复时间: 2023-07-1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李志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补齐托育短板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注册并开展托育服务的机构22家,已备案19家,托位总数2623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27个。已建立1处区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发展指导中心,组建1支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专家指导队伍,创建市级示范托育机构4家,已初步打造了医育相结合、托幼一体化、社会兴办三种发展模式,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工作,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淄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列入品质民生重要事项,着眼顶层规划与未来发展,立足区情,制定了《淄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川政办发【2022】2号),建立了由发改、教体、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卫健、市场监管等24个部门组成的淄川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及要求。

(二)完善政策支持。目前我区在托育服务方面已出台制定托育机构有关价格政策。区发改局、区卫健局于2021年联合出台《关于托育机构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暖执行居民价格。

(三)建立健全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指导体系。充分发挥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优势,成立了淄川区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发展指导中心,中心设在淄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负责配合区卫健局做好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定期面向托育机构和家庭托育开展教案指导和人员培训,加强卫生健康工作评价和督导,不断提升婴幼儿照护及儿童早期发展指导水平。

(四)建立健全托育服务机构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压实镇办属地管理职责,严格日常监管,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监督检查。二是强化部门协作配合,按分工落实相关职责任务,定期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区消防大队等相关部门对全区托育服务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全面规范托育机构服务行为。

(五)鼓励多方参与,积极增加托育服务资源供给。一是区卫健局面向社会提供托育机构申办咨询和服务,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认真做好指导和现场查验。二是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开展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培训、照护指导等工作,送婴幼儿照护知识进社区、进家庭。三是鼓励民办幼儿园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开设托育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总体向好,但由于政策支持不足、育儿成本较高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我区婴幼儿入托率仍然较低,全区大多数托育机构面临经营难题、生存难题、人才难题等诸多挑战,公办普惠性托育机构还是空白。截止2023年6月底,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为8458人,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5%。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政策支持。目前市里已相继出台《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淄博市普惠托育机构托位建设补贴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我局将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积极与区财政局对接,研究制定普惠补贴政策,落实托位建设补贴、示范性奖励补贴、保育费补助等,大力支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发展。

(二)发挥部门牵头作用。积极发挥卫健局牵头作用,按照《淄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川政办发【2022】2号)文件精神,强化部门协作,积极争取托育服务多方政策支持,努力建设多样化、多层次的托育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健康、更优质的托育服务。

 

淄川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7月15日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人口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增长,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在我区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婴幼儿早教服务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托育服务呈现短板。当前,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关于托育服务的内容、性质、收费标准,托育过程中婴幼儿及其家庭的权利,以及提供托育服务的主体及资格等都缺乏法律的明文规定和保障。当前托育机构准入门槛较低,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质量参差不齐。调查表明,45.1%的家庭由于优质托育机构资源少而不愿意或无法送孩子入托,托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优质托育资源稀缺,托育服务出现短板。二是女性生育意愿低。目前,我区婴幼儿的照料模式主要是祖父母提供的“义务”型隔代照料。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抚育婴幼儿的能力愈发弱化。在祖辈照料支持弱化甚至是没有祖辈支持的情况下,双职工家庭有一方为了育儿不得不暂时放弃职业发展,参与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的社会力量的匮乏使得我区育儿家庭和女性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降低了育儿意愿。三是托育费用高。据调查,以淄川区为例,目前全区0-3岁幼儿的教育需求很大,但多数托育机构一是构建托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企事业单位、志愿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组成3岁以下托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缓解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供需矛盾,促进我区托育服务可持续发展。收费过高,学费之高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教育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流动方向和社会地位高低。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为托育机构高学费所“绑架”,由此产生不少烦恼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