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230023
建议人: 马鑫
主办单位: 淄川区卫生健康局
答复时间: 2023-06-30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马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在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逐步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推进改革工作合力。2019年5月,区政府办印发《关于贯彻淄政办发〔2016〕9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列入医改总体工作安排,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加大推进力度,强化政策设计。2022年8月,区政府办印发《淄川区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利用3年时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区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二是加强制度创新,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新模式。畅通医共体内部各成员单位门诊、住院诊疗上下联络,在2家区级医院和19家卫生院分别组建“连续医疗服务中心”,集中整合门诊预约、住院服务、双向转诊、医疗咨询等内容,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适宜的连续医疗服务,实现分级诊疗上下联通。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夯实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服务基础。区医院、区中医院积极开展同省内、国内高端优质三级医院的互联互通工作,邀请名医专家在我区设立工作站,现2家医院已分别与南京鼓楼医院、齐鲁医院、山大二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开展战略合作,建立国家级、省级“名医工作室”12个,大大增强了区级医院诊疗实力。同时,依托紧密型医共体、“业务院长”下派、“基层名医工作站建设”等活动,19家卫生院正逐步实现“一院一特色专科”,已全部达到省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标准和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基层诊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提供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下一步,区卫健局将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原则,以提供系统性、连续性医疗服务为目标,结合您的意见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加快推进更加便捷、有序、高效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30日

近十几年来,我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了分级诊疗相关政策,进行了相关推进会。但目前我区分级诊疗实际运行效果欠佳,存在诸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患者自身因素。老百姓就医,普遍认为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更有保证,无论大病、小病,都喜欢到大医院就诊,造成大医院一床难求。部分患者即使到了康复期也不愿向下转诊。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水平和积极性的因素。社区医院因硬件和软件设施条件存在不足和缺少动力无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出现“新大锅饭”格局,打击了医疗骨干的积极性,在“多做多犯错、少做少犯错”的形势下,其因缺少动力而无心推进,无形中造成了恶性循环,基层卫生院门可罗雀,就医者寥寥。 三是上级医院因素。因自身利益不愿推进。医院管理者的政绩及医务人员的收入都与业务产值挂钩,而分级医疗及双向转诊会因患者分流带来就诊人数及业务产值的下降,上级医院出于利益考虑不愿推进。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建议从制度设计层面同步推进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改革,加快公立医院向公益性回归,调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积极性,增强老百姓对社区卫生机构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