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标题: 淄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一季度执行情况
索引号: 113703027445366172/2023-534359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3-30 发布机构: 淄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淄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一季度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2023-03-30
  • 字号:
  • |
  • 打印
重点工作项目 项目内容及目标要求 执行措施、工作进展、取得成效 后续举措 责任分工 监督方式
探索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养护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政企分开”“管干分离”,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 成立工作专班,确定专班人员,充分结合市政环卫园林工作现状,撰写市场化调研报告向上级汇报,研究确定市场化运作模式。 区市政环卫中心: 1.1月30日成立工作专班,并对潍坊、日照等省内多家环卫公司进行调研,学习市场化运作模式经验,结合现状撰写公司改革建议,并对上级进行汇报。2.雨污水管网已与北控水务集团签订了淄川区排水管网委托运维提升协议,该协议自2023年1月起执行,为期三年。                                             区园林中心:已撰写市场化调研报告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专题汇报。 区市政环卫中心:制定改革方案,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区园林中心:根据确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清产核资等工作;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区市政环卫中心
区园林中心
0533-2705760
抓好张相湖片区等8个棚户区和洪山、钟楼2个片区10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城区28条背街小巷改造,让群众住得更舒适。 老旧小区:办理招标手续,完成方案设计。
背街小巷:城区28条背街小巷改造:等待项目批复,工程前期勘察,细化背街小巷实施方案。
背街小巷:目前已完成勘察、设计,准备进行施工招标。 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落实项目资金。 区住建局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0533-2705760
高水平建设张相湖湿地公园等17个城市公园,提升打造城区道路景观带,努力呈现出门见绿、移步换景、处处闻香的靓丽景观。 孝妇河休闲观光带项目:苗木养护御寒保暖过冬,场地打扫整理覆盖绿网;公园组织开展施工。成语公园完成70%、宝塔带状公园完成60%、南石口袋公园完成60%、宝塔文化公园完成50%、杨兰口袋公园完成50%;成语西带状公园形象进度30%;张湘湖湿地公园形象进度25%、留仙湖公园形象进度25%、昆仑带状公园形象进度25%、柳泉湿地公园形象进度20%。
城市公园、街头游园:完成2处社区游园和1处街头游园等建设工作,季度完成建设规模28.8公顷。
完成西苑社区游园,完成般河沿河南路口袋公园、帝景湾街头游园项目建设。季度完成建设规模28.8公顷 继续推进城市公园、街头游园建设,确保按期完成。 区住建局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区投建中心
区园林中心
0533-2705760
推广“全民城管”模式,提升“五室六联”管理中心运行效能,用好“智慧执法平台”,赋予城市治理更智慧的大脑、更及时的响应和更多元的手段。 信用管理平台建设完成投入使用,联合执法5次,信用约谈5人,执法办案10起。 信用管理平台开发完成,联合执法11次,信用约谈12人,执法办案13起。 联合执法11次,信用约谈15人,执法办案13起。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0533-2705760
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成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小区114个。 1.修改完善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健全垃圾分类监督考核机制。
2.组织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
结合全市物业管理考核,制定淄川区垃圾分类考核制度,并对镇办进行垃圾分类考核。 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市物业管理工作考评,督促镇办(街道)、社区、物业按照垃圾分类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全链条的建设。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区市政环卫中心
0533-2705760
调整物业管理体制,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城区简易物业全覆盖。 理顺区、镇(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健全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运行机制,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1、通过物业管理考评工作,加强对镇办、社区考核力度,提升物业管理水平。2、开展“局长进社区”暨“物业活动日”,了解业主诉求,化解矛盾纠纷。3、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双报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镇办、社区、物业企业沟通协调问题能力。4、通过城管进社区,加强小区私搭乱建执法力度。5、通过引进专业化物业企业,时限城区简易物业全覆盖。 进一步压实镇办责任,加强镇办、社区、物业企业协调处理物业矛盾纠纷能力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0533-2705760
持续攻坚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七大行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实现“全域美”“持久美”。 路域环境:贯彻七项机制,做好工作衔接,提前预估预判考评方向,集中开展整治工作。
建设工地:加大日常检查力度,确保建设工程扬尘防治“8个100%”和“湿法作业”落实到位。
移动污染源:严查货车重点违法和严重超载,预防亡人事故;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强化路面尾气检测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规范渣土车管理。
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个。
爱国卫生:开展冬春季除“四害”活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五进”活动和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活动每月不少于22次。
全民城管:推进门前五包商户信息全覆盖;保证餐饮业油烟在线监测设备持续运行;强化执法,加强渣土车监管;完善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健全垃圾分类监督考核机制,召开工作推进会;推进全域网格管理工作;加强复核督办力度。
路域环境:修订路域环境提升考评办法,进行“减尘见亮”扬尘污染治理,实行“量化挂图、提标整治”。进行清底攻坚,核查整改问题218处。
建设工地:对建筑工地排查整治,确保“8个100%”和“湿法作业”落实到位。对措施不力的企业和项目加大处罚力度,倒逼企业落实扬尘防治主体责任。
移动污染源:严查货车重点违法和严重超载,查处车辆违法行为3986辆次,检测非道路移动机械515辆次,检测尾气1001辆次。
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常规考评和验收,发现整改问题264条,通过示范村验收18个。清理三大堆7205处、农村生活垃圾2.58吨、村庄立面6.28万平方米、私搭乱建2051处、残垣断壁217处。
爱国卫生:开展冬春季灭鼠活动,维护毒饵站11864个,新设置366个,累计发放毒饵3591包。开展健康教育“五进”89次,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活动46次,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901处。
全民城管:积极对接门前五包信息录入。健全制度,完善联络机制,第一季度共录入淄川城区7649户商铺信息,完成城区信息全覆盖。
一是压实牵头责任。完善综合调度和现场推进等机制,开展成绩分析,找准问题根源,制定改进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和现场督办,确保攻克短板、长效巩固。对考评成绩全市落后的镇办开展现场调研、精准帮扶 。
二是狠抓问题整改。针对一季度第三方测评反馈的问题组织全面整改,明确整改时限,强化现场督办,逐个验收销号,提高问题整改率。对于2022年以来的历史问题,定期组织全面复查,杜绝重复扣分 。
三是落实“挂图作战”。组织各部门各镇办根据已制定完成的大整治大提升行动“责任图”“进度图”“施工图”,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推进各项重要工作落实落地。
四是开展示范创建。按照确定的2023年度全区示范创建工作计划目标,提升创建标准,对各部门各镇办的示范路、示范村、示范小区等创建工作开展全面督导检查,适时开展现场观摩点评,积极推广示范典型、打造特色景观。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0533-2705760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小清河流域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试点工程,强化19家重点排水企业监管,开工建设范阳河污水处理厂,完成利民污水处理厂准四类提标改造。强化孝妇河沿线排污口智能监管,新建改造雨污管网25.3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25个以上,力争水环境质量指数进入全省前十。 河(湖)长制:常态化做好河道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导责任单位做好整改。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职责范围内工作。
范阳河污水处理厂:完成招投标。
利民污水处理厂:完成高级氧化方案确定并施工、设备采购、高密度大棚施工、8万方/日系统浓缩机改造。
雨污合流制管网改造:办理项目前期手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定双随机检查计划;逐村踏勘测绘,编制实施方案。
污水处理厂:现已完成全部准备工作,正在按计划施工。 对利民污水处理厂进行督促,并跟进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区生态环境分局
区住建局
区水利局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0533-270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