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示 | ||
---|---|---|---|
索引号: | 113703020042163198/2024-5436532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4-02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寨里镇人民政府 |
《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示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安排部署,淄川区寨里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在完成现状调研、初步成果编制、意见征询等工作基础上,目前已形成《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为广泛凝聚社会力量,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一、公示时间:2024年4月2日至2024年5月1日,公示期30日。
二、公示单位:淄川区寨里镇人民政府。
三、意见反馈: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邮寄信件、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反馈。
联系人:于志强
电话:0533-5618750
电子邮箱: zczljw@126.com
邮寄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人民政府(邮编255100,并在信封上注明“寨里镇国土空间规划意见建议”字样,来信请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
附件:
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二、规划范围和规划层次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寨里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18.03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范围面积约6.23平方千米。
(二)规划层次
规划层次包括镇域和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两个层次:
镇域:统筹全域全要素规划管理,侧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目标策略、总体格局、底线约束以及农业、生态和城镇等空间布局,明确对村庄规划传导要求。
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细化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侧重功能完善和结构优化,明确对详细规划传导要求。
三、城镇性质
般阳文化的传承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的现代化工贸服务型城镇。
四、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一)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4.31万亩。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二)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生态极脆弱区域、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规范管控人为活动。到2035年,全镇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314.13公顷。
(三)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是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以城镇功能为主的区域边界。到2035年,全镇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23.32公顷,引导形成集约紧凑的城镇空间格局。
五、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以农业空间为本底、以生态空间为特色、以城镇空间为载体,完善空间结构体系,加强全域空间管控,规划形成“一核两心、一轴三带、六区多点”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六、国土空间规划分区与用途管制
落实上位规划分区管控要求,基于寨里镇资源禀赋条件、主体功能分区、空间底线管控和空间治理要求,划定5个一级规划分区和3个二级规划分区。一级规划分区包括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二级规划分区包括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和综合建设区。
七、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一)农业空间保护和利用
严守耕地数量底线,筑牢粮食安全基石,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加强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耕地生态建设,提高耕地安全利用率,健全保护机制,创新保护方式。
(二)生态空间保护和利用
强化生态廊道管控,严控林地保护区域和造林绿化空间,健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
八、建设集约高效的镇村空间格局
(一)优化镇村体系
构建中心强化、组团集聚的网络化镇村体系,形成“一核、两心、四级”的城镇体系格局。
(二)镇村职能
规划镇村职能分为特色农业型、特色文旅型、产业服务型、综合服务型和一般农业型五种村庄类型,打造差异化的特色乡村功能。
(三)产业发展规划
依据区位、产业基础和交通优势,推动优势产业、成长型产业初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格局。寨里镇形成“一核、三园、三区、两片、一基地、三平台”的产业空间格局。
九、强化历史文化保护
完善重点文保单位、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个历史文化资源要素保护。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9处;国家级传统村落1处(南峪村),省级传统村落5处(槲坡村、苗峪口村、双旭村、土古堆村、赵家岭村);古树名木11棵;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
十、健全基础支撑体系
(一)构建绿色集约的综合交通体系
落实上位规划对寨里镇重要交通的空间布局和控制要求。镇域规划形成“两横五纵”的路网骨架。
(二)打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公共服务设施特征、人口特征、规模和需求等构建“镇—村”两级社区生活圈标准,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城镇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三)提升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
构建安全清洁的饮用水保障体系,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善雨水处理与利用系统,整治提升电力通信设施,优化城乡环卫设施,加快燃气热力设施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十一、城镇开发边界范围规划
寨里镇镇驻地为镇的综合服务中心,提供行政、文化、商业等综合服务功能。
对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用地进行布局优化,重点调整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调整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现有公共服务设施,重点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为主;完善给排水、燃气、热力、环卫、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城镇开发边界范围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根据抗震要求,一般建筑物应按7度抗震设防,重要建筑、生命线工程按8度设防;完善人防工程建设。
十二、国土整治修复
(一)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整理,耕地质量提升,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农村低效、闲置用地整理、农村宅基地整理、城镇低效用地整理及工矿废弃地整理。
(二)强化生态整治与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土地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水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十三、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三类”体系建设要求,根据城镇开发边界内建设用地布局情况,划定详细规划单元,建立单元规划指标统筹传导机制;按照村庄分类要求,指引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国土空间发展与规划,对村庄规划的耕地保护、生态保护、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提出指引。
十四、主要图纸
1.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2.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3.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4.综合交通规划图
5.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国土空间用地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