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自然资源局
标题: 淄川区自然资源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四季度完成情况
索引号: 11370302MB28580000/2024-5421517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1-02 发布机构: 淄川区自然资源局

淄川区自然资源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第四季度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24-01-02
  • 字号:
  • |
  • 打印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

任务内容及目标要求

执行措施、工作进展、取得成效

后续举措

责任单位

监督方式

34

积极稳妥推进持证石灰石矿山企业国有化改革,实现矿业秩序规范有序、矿产资源价值最大化。

私采滥挖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开展打击私开乱挖“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私挖滥采,深化“全员环保”、“刑责治污”等机制,建立更加紧密的闭环责任落实链条。(建立监管责任清单。督促各镇对辖区内涉矿产资源隐患点重新梳理汇总,填写《淄川区涉矿产资源隐患点监管责任清单》,共排查登记隐患点58个,落实直接监管责任人148名,进一步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明确镇、村直接监管责任人,每周对隐患点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建立巡查检查台帐。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整合调整原矿整办、镇办安装的监控设施,将各涉石隐患点、主要交通路口、各类项目剩余石料处置点的视频监控47个接入区矿业专班,实现信息化平台监管.)四季度办理矿产资源行政案件4宗,罚款1.4953万元。

(一)压实监管责任。结合田长制和林长制,层层落实镇、村矿产资源属地管理责任,采取隐患点监管责任公示制度,将全区93处私开滥挖隐患点监管责任具体到镇、到村、到具体监管责任人并公示,确保矿产资源处在层层严格监管保护之内。
(二)加强巡查夜查。完善线索发现制度,以镇、村为主体,将辖区内非法开采隐患点监管巡查责任层层落实到包村、包片干部,到村两委成员,完善每周至少一次日常监管巡查和问题发现报告制度。区、镇继续落实每周定期联合巡查、夜查和突击检查制度,确保私采滥挖问题发现在初始,消灭在萌芽。
(三)强化案件查处。对日常排查、突击夜查、群众举报发现的各类非法开采线索及时调查核实,符合立案条件的坚决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坚决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从严从重严厉打击,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的威慑震慑。
(四)继续深入开展矿业秩序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监管工作,确保巡查管控到位。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处置流程,加强对各类项目建设产出剩余矿产品处置监管,依法依规公开处置。

区财政局
区自然资源局

5181463

65

开展“无废城市”创建,推进4处历史遗留问题整治,强化对31家土壤污染企业监管。严格落实林长制,新增绿化造林6000亩,完成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600亩。

“无废城市”创建:严格按照“十四五”期间规范化管理各项要求,对我区260余家涉危废企业,进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并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对我区企业规范化情况进行考核。
根据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统筹开展、调度无废城市各项工作。
落实林长制:利用秋冬造林进行补植完善,完成全年任务。完成生态修复600亩。

根据上级下达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现场调查并与属地政府对接,由属地政府明确通过自然恢复、生态重建、转型利用等模式完成生态修复任务。目前,已完成9处,面积2600亩,其中生态重建3处、转型利用4处,自然恢复2处。利用秋冬造林进行补植完善,年内新增绿化宜林荒山6000亩。目前已利用雨季、秋冬造林全面完成任务,已完成封山育林4.84万亩,全面完成年内任务。

加快推进废弃矿坑生态修复。制定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计划(2023-2025年),年内完成9家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出台《淄川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计划(2023-2025年)》,明确责任主体、任务完成时限。目前已完成9处,其中工程治理3处、转型利用4处、自然恢复2处扎实开展科学绿化三年行动。有序开展荒山绿化、道路绿化等“六大工程”,抓实布局绿化空间、倡导全民绿化等“五大任务”,年内新增绿化宜林荒山6000亩,到2025年,实现新增造林、封山育林7.5万亩。(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科学绿化行动,目前已利用雨季、秋冬造林全面完成任务,已完成封山育林4.84万亩。组织开展村庄绿化行动,2023年组织昆仑镇申报市级森林镇,太河镇土泉村、寨里镇东苑社区、罗村镇大窎桥村、双杨镇牟村申报市级森林村。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淄川支公司联合创新推出“淄川区政策性林木碳汇价值保险”,为全区28万亩公益林碳汇提供风险保障1680万元,保障碳汇量30.24万吨。)

淄川区坚持生态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矿山国土空间现状和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继续推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1+N”即生态修复+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综合治理、绿色矿山等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按照修复计划,到2025年底高质量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一是加强对新造林的抚育管护工作,特别是今冬明春的护林防火工作,同时选择适宜季节对造林地进行补植完善,巩固绿化成果。二是组织镇村加强对绿化地的管理工作,重点做好病虫害防治和苗木修剪管理工作,对缺株地段进行补植完善,确保绿化成效。三是进一步完善保险条款,增加林农收益保障。   

区自然资源局
区生态环境分局

5181463

80

持续抓好“百千万”绿化管护工程,推进“一村万树”成风景,串起全域好风光。

对苗木进行修剪,做好越冬防护工作。

督促指导各相关村居对绿化苗木进行修剪,采取培土、捆绑等措施加强越冬防护。

指导各镇村根据各自实际结合“一村一树种”要求积极开展村居绿化管护工作。形成了开发区贾村环村种植白皮松、黑松,昆仑镇西楼村进村路种植紫薇、海棠,岭子镇大口村进村路种植国槐、村内道路种植高杆卫矛球,双杨镇牟村环村种植楸树,罗村镇大窎桥村环村种植楸树、村内对栽植树木进行精细化管理,寨里镇邹家村村内种植海棠,西河镇西坡地村主干道种植海棠等一批具有各自绿化特色的村居。在此基础上组织昆仑镇顺利创建市级森林镇,太河镇土泉村、寨里镇东苑社区、罗村镇大窎桥村、双杨镇牟村顺利创建市级森林村。

继续做好已绿化苗木的养护管护工作,对缺株断带地段选择合适时机进行补植完善。

区自然资源局

518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