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川:链式带动 企业转型强支撑 | ||
---|---|---|---|
索引号: | 12370302MB2874844D/2024-5490644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12-03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11月28日,淄博普来瑞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来瑞)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紧张地赶着订单。而另一侧的实训室内,一批学生则跟着“老师傅”们学习汽修设备的使用……
从单纯的设备制造到产教融合发展,作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普来瑞成为淄川区依托园区建设实现升级转型的众多中小企业之一。产业园区是地方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
今年以来,淄川区强化现代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链聚合力,利用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优化,突出“链式带动”,促进园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从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的订单量持续增加,为确保按时交货,车间工人现在实行周末轮休。”车间负责人翟长亮告诉记者,作为一家集汽车车身修复、美容设备、新能源教具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企业,普来瑞凭借技术和价格优势,产品已经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设备专利证书50余项。
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2017年,普来瑞陆续与学校合作,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维修教具的同时,进行教学配套软件、课程、书籍的研发制作,为全国各大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做工厂化一体化服务。
从生产制造转向生产教学,意味着对场地建设的要求更高了。此时,淄川区第一家专业园区——中一先进制造产业城迎来企业入驻,定制化的园区建设,为普来瑞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空间。
“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我们采取了标准化和定制厂房‘混搭’的方式。”淄博中一产业创新孵化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军说,他们积极探索“园区+金融”模式,利用以租代售、法人按揭、融资租赁、投资入股、基金担保等方式,为入园企业购买厂房、设备和生产经营提供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改变了以往园区建设中厂房建设单一化、配套服务基础化的弊端。
2020年,普来瑞入驻中一先进制造产业城,在建设生产车间的同时,建起了占地1600平方米的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可同时接待200名学员参与实训。2022年6月份,普来瑞汽修专业公共实训基地被评为淄博市公共实训基地。
中小企业是园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今年10月底,中一先进制造产业城1万平方米的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我们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等服务方,将科技、人才、电商、金融等元素融入园区,搭建起‘园区+’的衍生服务平台,加速入园中小企业的产业转型与升级。”翟军说,利用“园区+”,中一先进制造产业城形成了中小企业品牌聚集、快速发展的生态空间。目前,园区内中小企业已达50余家,入驻率100%,初步形成了以智能智造为主的产业生态,年产值实现5亿元。
在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8栋二楼,由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共享加工中心,可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加工共享服务,年可实现产值1600万元,企业年成本节约超过5%。
得益于“园区+”模式,今年,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利用共享加工中心、展示中心、楼上楼下“链通”上游下游等完善产业生态,卓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激光焊接机、山东思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手持焊接机、山东亿弘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光纤激光焊接装备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作为淄川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而建设的专业园区,淄川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建设11个标准化厂房的同时,配套建设了一座综合楼。设置生物医药产业客厅,打造了公共展厅、大型会客中心和小型会议室,可以实现园区入驻企业的产品展示、商务洽谈以及产品发布。
如今,“园区+”模式已经成为淄川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强支撑。为给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淄川区细化“园区事、园区办”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网格化+政务服务”,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水泥+钙基新材料”两个千亿级和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