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山镇:聚焦文化惠民 绘就乐居画卷 | |||
|
|
|||
|
|||
|
近年来,洪山镇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与生态优势,将文化建设、文体惠民与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活动供给、做强特色品牌,全方位激活乡村文化活力,让群众精神生活更富足、乡村发展更具底气,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活动阵地建设。聚力提升基层文化服务建设水平,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文化覆盖面为主要手段,满足群众的文体生活需求。打造综合文化站1处,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处,农家书屋26处,市级“5+N”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9处,建设健身场地73处。 举办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先后在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开展各类活动20余场;开展第十二届“热土欢歌”赛歌会广场舞比赛、“翰墨丹青颂党恩 书画寄情庆‘七一’”书画展、洪山镇“庆国庆、迎中秋” 文艺晚会、诗书画印联谊会、首届蒲松龄《药崇全书》及中草药知识书画展等活动34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6场;开展书法,山水、花鸟绘画公益培训课66次,累计惠及群众超万人次,实现文化惠民,切实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文化书院植根,赋能乡风文明建设。立足地域特色,以“文化书院”建设为创新抓手,探索出一条以“红色基因”与“聊斋文化”为双轮驱动,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文化惠民新路径。打造“聊斋书苑”、“淄矿书院”与“贾石书院”,依托聊斋文化IP,开展研学活动、文化讲座、俚曲教学、手工“DIY”等特色课程65场,紧抓居民“需求端”精神文化生活提质,常态化开展书法、形体、曲艺、太极拳、八段锦等群众性文体培训活动120余场,有效覆盖群众2万余人,使书院成为促进文化传承、凝聚居民共识的核心载体。 文旅产业融合,助力发展乡村振兴。依托良好的生态禀赋和人文底蕴,以“聊斋文化IP”与“土峪古村”两大特色形成文旅发展双引擎,以中部“聊斋文化IP”旅游核心区为依托,投资2000余万元,高标准推进聊斋景区提档升级,打造“夜游聊斋”文化演艺品牌。自今年“五一”以来,先后邀请王小利、花姐、大双二双、郭有才等知名艺人,举办10余场音乐节活动,带动夜间游客日均增长超30%。今年以来聊斋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4000余万元。依托以东部“土峪古村”为中心的生态文旅发展区,大力发展民宿、富硒采摘、田园研学等生态产业,做活乡村旅游,推动民房变民宿、特色变特产,打造洪山镇旅游发展的崭新名片。 作者:洪山宣 |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