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河镇:大棚樱桃“抢鲜”上市联农助农促增收 产业发展正当时 | |||
|
|||
|
|||
在太河镇,樱桃一直以来都是响当当的特色农产品,凭借绝佳的口感和过硬的品质在市场上收获了良好的口碑。近年来,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让樱桃实现了稳产、提质,更让果品成熟期提前了一个月,从而使得太河樱桃在市场竞争中抢占“鲜”机焕发出新的活力。 走进太河镇北马鹿村的山东盛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樱桃种植大棚,洁白的樱桃花层层叠叠地绽放着,在花丛的遮掩下,绿色、红色的果实星星点点地分布其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此时,公司负责人正穿梭在樱桃树间,专注地进行剪枝、疏果工作,为樱桃抢“鲜”上市精心筹备。据了解,该公司种植了3300余棵樱桃树,“美早”是主要栽种品种。以往,露天种植的樱桃常受气候影响,“十年九不收”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如今,借助温室大棚的科学管理,实现了精准控温控湿,樱桃产量稳定,品质也更上一层楼,形成了“以质取胜、优质优价”的良性发展模式。而且,樱桃的成熟期比露天种植时提前了约一个月,预计四月前后就能进入市场。 大棚樱桃种植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它还为当地处在农闲期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徐大姐一边熟练地疏果,一边笑着说:“在这干活比外出打工强,还能学技术。”据公司统计,在樱桃种植、管理的繁忙时期,每天能吸纳周边三十余位村民就业,每人每天的收入能达到150 - 200元。 为了进一步扩大太河樱桃的市场影响力,带动更多村民增收,今年该公司计划大力开拓线上销售渠道,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和高端水果市场。公司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要让太河樱桃不仅‘抢早’,更要‘抢优’,争取每颗都卖出好价钱!”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预计能让太河樱桃的销量在原有基础上提升30% - 50% ,进一步推动樱桃产业的发展。 展望太河镇樱桃产业的未来,前景一片光明。一方面,太河镇将加大对樱桃种植技术的研发投入,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培育更多优良品种,不断优化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樱桃的品质和产量。另一方面,太河镇还将深度挖掘樱桃产业的附加值,发展樱桃深加工产业,如制作樱桃酒、樱桃果酱、樱桃果脯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太河镇计划以樱桃产业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举办樱桃采摘节、樱桃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了解樱桃文化,将樱桃产业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增收渠道。在品牌建设方面,“淄川大樱桃”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太河镇将加强“太河樱桃”品牌的宣传推广,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网络直播带货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太河樱桃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太河镇大棚樱桃产业的发展,是联农助农的生动实践。它以“产业 + 就业”的模式,把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太河镇将继续探索樱桃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樱桃产业向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让这片土地上的樱桃产业成为带动村民致富、促进乡村发展的“金招牌”。 作者:太河宣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