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淄川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026
建议人: 李强、张立志、王永
主办单位: 淄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答复时间: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李强、张立志、王永代表:

您提出的“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就意见建议第二条(加快转型升级。根据供给与需求,推动本土企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在绿色龙头企业和转型升级后的企业上实现新突破)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转型发展”工作主线,突出做好“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和“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着力实施“工业技改三年行动”工程计划,大力实施“五个优化”,加快推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打造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一是狠抓上级政策贯彻落实、区级政策引导加大对上政策争取力度,2019年和2020年两年,共为我区46个符合条件的项目争取技改设备(软件)购置补助4169万元,特别是2020年的设备购置补助以最短的时间发放到26个项目实施单位,有效提振了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的信心,2021年技改设备(软件)购置补助工作有34个项目申报补助资金3067万元。今年4月30日出台了《淄博市高水平技术改造市级财政支持政策》,推出“技改专项贷”政策,我们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同时,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5月7日山东力豪陶瓷有限公司享受到了1000万元全额免担保贷款,市财政贴息80%,最大限度、最短时限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截止7月25日,共上报四批25个项目,有11个项目鑫润反馈担保金额8000万元,已对力豪陶瓷、明泰电器等6家企业放款4800万元。同时,结合淄川实际,坚持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健全完善政策体系,拟定出台《淄川区推进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年活动实施意见》、《淄川区关于落实“五个优化”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淄川区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优化行动(2021—2023年)》、《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转型升级的路径、方法和政策,以政策引导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蓄能升级聚焦化工、机械、建材、纺织、轻工、陶琉等优势传统产业,围绕优化提升技术工艺、优化拓展产品体系、优化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优化提升经济效益“五个优化”,以高端制造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集约聚集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为工作目标,大力实施装备换芯工程、制造+设计”工程、质量提升工程、产业链链长制工程、企业管理提升工程等十五项重点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三是推进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坚持智能化技改主攻方向,实施“机器换人”、“传统产业+互联网”、“传统产业+大数据”、“传统产业+人工智能”等方式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快推进我区传统工业企业装备智能化,生产数字化。东华水泥建成全国建材行业首家水泥“工业大脑”绿色建材示范工程项目、功力机器转型为智能电机大数据平台服务商,被评为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全省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泰展机电引进智能机器人、数控化装备,采用柔性制造单元以及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成套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80%工序实现自动化,车间工序全部实现智能化。针对企业不会改、不敢改的现状,我聘请智能化服务商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诊断、解决方案等服务,帮助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转变发展方式。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7月27日

 

在脱贫攻坚巩固之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淄川区域经济更有紧迫感。近年来,淄川全区人才队伍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人才流失和引导不足等问题严重。要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正确把握三条“基本线”:一要以职业道德为起点线;二要以专业技术创新为生命线;三要以违法乱纪为高压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本土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优化互联网+政府服务,适应区块链、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充分发挥一网通作用;并开放再扩大,不断为本土企业培养出业务和思想都过硬的实干家。淄川区是资源枯竭县、又是淄博南部崛起的地区。淄川必须抢抓机遇不懈怠,破旧立新,积极拓展对外经贸对接活动。本土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企业要从法律保障、贷款支持、搭建平台、进入门槛上、办事协调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民营企业真正感受到淄川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