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5号建议的答复
柏承波、贾锡武、王洁敏、毕秀美、吕虹晓、商成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现有省道510线泉王路淄西段改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道关于将现有省道510线泉王路改线计划已纳入我市“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及淄博市大外环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选址情况如下:起点设置单喇叭互通与规划 S231张台线相接,向西与 S231张台线平面交叉后,经奎村北,向西依次上跨孝妇河、S232张鲁线及张博铁路,并在张鲁线设置互通立交;向西下穿北京路及上跨 G205,并分别设置菱形互通立交;继续向西依次下穿 S29滨莱高速及济潍高速后,平行于济潍高速布线,于龙泉村西转向北,上跨 S509 青周线并设置互通立交后,下穿岭子煤矿专用线,终点位于栾古村北与 G309青兰线相接。根据规划,我单位将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早日启动该项目建设。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交通运输局
2021年7月21日
理 由:泉王路(省道S510线)淄西段横跨淄川区岭子镇、 昆仑镇,是贯穿岭子镇东西向的一条主线路,其中:岭子段全长9公里,宽12至16米, 双向双车道,沿线有17个村居,10余个工业企业, 110余个店面门头,人口达2.9万。岭子镇位于我市淄川区西南部,辖29个村居,3.7万人,面积78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量的整体扩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势头得到迅猛增长,泉王路岭子段的在原有运输量的基础上急剧上升, 目前在通行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道路运输量增大, 安全隐患增多。过境车量的迅速增加,尤以博山沂源方向运输车辆居多,直接造成泉王路上的运输压力增大。 据监测统计显示,该路段 24 小时内车流量在 20000 辆次以上,其中仅大型运输车辆就达 9000 余辆次,同期增长近 120%, 分流、保畅压力大;同时,该路段村庄密集,村庄道路紧邻,平交路口多,人流量多、群众出行需求大, 因路段路面较窄、机动车道数量少,小型轿车经常借道超车。 由此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人车相撞、 车车相撞事故平均每年 20 余起, 交通分流及道路通畅问题亟待解决。二是空气环境质量受到影响。日益增多的车流也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除大型运输车辆疾速过路造成的噪声污染外,镇域空气质量连续几个月持续恶化, S02 、N02 、CO指标居高, PM2.5 、 PM10 成为治理难题, 与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路域扬尘污染严重存在莫大关联。三是沿路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沿路群众的人居生活环境因大车过境造成的困扰难以得到较好地改观,这与目前我市开展的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化管理大提升专项行动矛盾加剧,植被绿化带和店面蒙尘严重,加重了环卫洒扫压力,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科学编制交通事业发展规划 , 积极探索交通建设管理的新方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显得更为迫切 。
建 议:一是重新进行规范化布局、提升道路安全。适当、适时调整规划建设,以交通建设管理为新契机,对省道 510 线泉王路淄西段进行规划、改线,在目前的泉王路南部新建一条公路。 道路可紧贴拟新建的济潍高速中线建设,同时该路段可在沈家村附件与济潍高速中线连接。该路段建成后,途经岭子镇的大型运输车辆将得到有效疏导分流。 这样不仅能极大地减小泉王路上的行车压力,而且也能有效控制安全风险, 道路安全事故隐患亦会得到减少。二是有效管控空气环境质量。 抓住空气质量扭转的主要矛盾、纾困解难 , 交通道路改线后,现有道路大型运输车辆减少、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改善大型运输车辆的行车环境,且因相关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可有效的改善路域环境质量, CO、S02 、烟尘微粒、重金属化合物可得到控制,现有环卫及保洁力度可见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对巩固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化管理大提升成效将具有积极意义。三是优化新线路的配套设施建设。探索交通建设管理的新机制, 加快交通事业发展步伐, 对新改的通行线路进行规划、布局, 可在新建公路进行隔离带绿化。将原泉王路两侧分布的修车点、加水点、停车场统一迁至新修道路两侧, 配套发展加油、餐饮、物流等服务行业,方便车辆驾驶员和周边居民生活,道路可紧贴拟新建的济潍高速中线建设,在沈家村附近与济潍高速中线连接后对途经的沈家、 宋家、 龙泉、槲林、 岭子、 张家、 上店、 下店、 赵家、 宗 家、 杨家、 河洼、 台头等13个村的生产生活将起到带动作用 。 该路段建成后,途经岭子镇、昆仑镇的大型运输车辆将得到有效疏导分流,对统筹城乡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