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特殊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建议的答复
淄川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68
建议人: 沈圣慧
主办单位: 淄川区民政局
答复时间: 2023-08-08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对特殊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建议的答复

 

沈圣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特殊群体进行心理疏导”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加,淄川区民政局整合各方资源,为辖区特殊人群及其家庭、存在心理健康困扰的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从而培育健康社会心态。

一、依托各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实现基层“全覆盖”

1、开展特色活动,推动广泛参与以社区老人、儿童、家长、弱势群体、工作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调研,精准为各类人群设计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从具体需求出发,以服务对象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喜闻乐见的社区活动。对特定人群开展小组服务,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讲座培训。

2、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性工作。

3、对特困供养老年人(含机构供养和分散供养) 、留守老人等困难老年群体开展健康服务、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区参与、权益保障等服务。

4、对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政策宣传、法制宣传、监护评估、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5、对困难残疾人开展家庭排查、需求评估、心理辅导、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返乡和易走失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教育矫治等服务。

二、依托淄博市“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员培养。整合、培养心理服务社工(志愿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构成的心理服务队伍。建立以心理辅导人员、社会工作者为主的心理服务专职队伍;选派经验丰富、热心、喜爱心理咨询的卫生、政法、公安、教育、民政、妇联等基层机构工作人员作为社会心理服务兼职队伍,协助专职人员开展排查发现、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创新心理人才队伍建设模式,要积极探索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开展心理服务人员组团式服务。

(二)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等“五进”活动。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等“五进”活动,内容包涵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团体辅导、情绪管理与疏导、团队互动、家庭关系、心理测查、压力处理指导以及心理干预等,提升大中小学学生、企事业职工、妇女儿童以及特殊人群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强心理卫生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各成员单位,需在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身同健康”等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等不同形式地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民政局

2023年8月8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殊群体数量越来越庞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已经全面展开,但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角度出发,对特殊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刻不容缓。依托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社区抓好日常监管和对特殊群体的监测,为特殊群体提供心理宣泄的平台,倾听特殊群体的需求,帮助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调节。对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进行归类、回访、监测及心理疏导的一条龙服务,可以采用一对一咨询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帮扶式疏导,例如创办“老年互助之家”、“孤儿爱心小屋”、“残疾人互爱团队”等,帮助特殊群体找到心理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