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建议的答复
王盛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淄川区坚持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强统筹谋划,强化政策扶持,整合设施资源,推动建设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区、镇(街道)、村(居)、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区级层面规划引领、政策扶持、搭建服务网络框架
1、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淄川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2—2035年)》,根据老年人的数量、年龄结构、分布情况、健康状况、实际需求等合理布局城乡养老服务设施。按照“养老服务跟着老人走”的理念,将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推进全区养老机构、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等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建立健全四级居家社区服务网络。
2、强化区级福利中心功能作用。淄川区社会福利中心,占地面积102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设计床位22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4%。2019年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选定由山东锦阳养老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经营。为提高我区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先后投资将近300余万元对服务中心消防、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将西河、太河、岭子等共10处敬老院近200名农村特困老人迁入中心进行集中供养,秉承“让生活更有质量、让生存更有价值、让生命更有尊严”的服务方针,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特困人员生活质量。该中心具备医保和长期护理保险资质,至少开展院护、家护两项照护内容,2023年区福利中心被评为3星级养老机构。
3、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依托亿隆物业家政有限公司搭建的“亿联智家”智慧平台、孟子山老年公寓和恩泽老年公寓“贴芯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查询、接单派单、上门服务等一体化服务链条,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代办代购、维修安装、医疗保健等30多项服务,目前签约服务老人3500余人。
二、镇(街道)级层面建设扩展养老服务阵地
1、推动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功能完善。要求每个镇(街道)改扩建1处能提供老年人就餐、文化娱乐、健身、托养、居家上门指导等至少5项基本服务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区共有9个镇挂牌成立了9处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般阳路街道办事处新建1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其他3个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了3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2、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为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区民政局联合区国土资源、住建、综合执法和规划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淄川区城镇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实施细则》的通知,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当与城镇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根据新建城镇居住区项目建设进度,在项目开工时、预售许可前、交付使用前六个月、规划竣工核实时,分别由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牵头,会同民政部门,依据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产权移交和使用管理协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开发建设方案等对开发项目进行联合巡查,确保我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
3、2023年推行养老院+医院融合发展模式,强化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功能。重点推动山区镇卫生院利用闲置敬老院改扩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完善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功能设置,黑旺卫生院医养中心、济民医养养护中心、颐养护理院、颐乐养老院、威华老年公寓、留仙湖老年养生中心(新增认知障碍康复)共10处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养老床位500张,解决农村养老难题。聚德、孟子山、恩泽等10所养老机构由镇办卫生院等派驻医生建立养老机构内诊所,完善医疗功能项目,实现医养结合,解决养老机构内老人看病难的问题。
三、村(居)层面建设小型为老服务阵地
1、推动长者食堂助餐服务提质扩面。有序推进长者食堂建设工作,优先推动“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食堂”“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建设模式,根据村(居)经济发展状况量力而行,就餐老人的规模可以视情况从80岁以上或70岁以上开始,条件具备后再扩大为所有60岁以上老人都可就餐。加强长者食堂管理规范。制定下发《关于做好长者食堂有关问题整改的通知》(川民〔2022〕123号),认真排查长者食堂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长者食堂规范运行。目前我区共建成长者食堂87处,日均就餐人数近6000人,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推动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制定《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导各镇(街道)建设长者食堂、中心卫生室(医疗服务点)、购物超市、文体设施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民生服务综合体,2022年建成民生综合服务中心15处,2023年建设26处,共建设41处民生服务综合体,进一步强化了小型为老服务阵地的功能发挥,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和投入使用,在村(居)层面给老人提供了休息、娱乐、交流的平台,满足了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四、家庭层面积极探索适老化改造试点
1、开展特殊困难家庭照护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工作的实施办法》,区财政每年投入约600万元,为全区特殊困难家庭失能人员购买居家照护服务,每月提供20—60小时的助医、助洁、助餐、助浴等居家照护服务,照护人数800人左右,特殊困难家庭照护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部分人群居家养老的难题。
2、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2022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全区签约服务467人,信息化改造(已安装)439户,全部开展照护服务。2023年投资113万元建设家庭养老床位789张。聚焦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刚性需求,通过对其居家环境适老化信息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由专业服务组织提供服务,大幅提升了失能群体的居家照护水平。
3、积极开展社会老年人适老化改造。根据开展的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在引导老年人居家养老消费观念上有所突破,为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提供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签约服务,提升居家养老的功能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愿望及需求,我区目前社会化老人床位改造共72张。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是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淄川区将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建立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满足居家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