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爱老年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20230072
建议人: 张立志
主办单位: 淄川区民政局
答复时间: 2023-04-25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张立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关爱老年人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全区常住人口61.5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5.37万人,占比25%;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0.87万人;农村老年人口11.8万人,人口老龄化严重。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运作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养老机构32处,养老床位3646张,入住老人1792余人,配备护理人员347人,其他参与居家服务和社区服务从业人员1500余人。全区450个村(居)共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6处,农村幸福院123处,建成长者食堂84个,初步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多层级养老体系建设情况

(一)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发展状况

1、整合敬老院。在保留龙泉、洪山、开发区、昆仑三台山4处敬老院基础上,将太河等11处敬老院撤销,其供养的老人全部迁入区社会福利中心。

2、开展公建民营改革。2019年11月经区政府公开招标由山东锦阳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管理运营区社会福利中心,2020年龙泉、洪山、昆仑三台山、开发区4处敬老院也相继与第三方签订公建民营项目协议,完成了我区公办养老机构的公建民营改革。

3、实施敬老院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区政府投资近300万元,对区社会福利中心进行内、外墙整修、消防设施改造并配备医疗床、洗衣机等用品;龙泉等4处敬老院也先后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通过了消防安全达标验收,提高了我区公办养老机构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机构养老发展状况

1、加快以区社会福利中心为重点的5处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提升,提高我区公办养老机构防范风险的能力,5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全部达到二星级标准。

2、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等软件的提升,强化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下发到各养老机构,根据标准进行整改完善,督促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星级评定,按级别给予运营奖补,提高养老机构运营水平。截至目前,评定结果为四星级1处,三星级3处,二星级11处,一星级9处,未达到星级标准3处,未达到评级条件5处。

3、强化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确保运营安全。疫情期间实行封闭管理,积极为养老机构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短缺的问题。投资82余万元对全区27处养老机构进行智慧消防云平台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养老机构安装的各类物联网设施运转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将看不见的隐患装进智慧的笼子,检测数据出现异常,平台就会及时报警,机构能够立即进行处置,确保养老机构安全运行。

(三)农村、社区养老发展状况

1.积极推动农村幸福院建设。2017年制定下发了《淄川区农村幸福院建设标准》,指导各村在建设过程中规范幸福院建设标准和功能室内部配套设施标准。全区目前建成农村幸福院123处。农村幸福院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让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了一个不出村便能养老、休闲、娱乐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区共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6处,大部分日间照料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了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其中颐泽、城三、柳泉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室设置齐全,不仅能正常开展各类娱乐活动,还能根据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开展保健咨询、心理辅导等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活动。

(四)积极开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提升项目

淄川区民政局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提升行动醒目,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建立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项目、服务质量的日常监督和考核验收,确保项目取得实效。第三方分区域进行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对上门服务流程和标准及服务礼仪规范、家庭护理常识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照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家庭床位改造的老人提供认真细致的服务。并以“贴芯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智能科技手段实时上传服务信息,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服务质量。2022年建设家庭养老床位467张,2023年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27张。

(五)医养结合发展状况

1、高标准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区政府大力推动医养结合,把保障满足失能、失智和慢性病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首位,确保入住老人享有健康养老服务。通过卫健、民政等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11处医养结合机构中,淄川区黑旺卫生院医养中心、淄川济民医院养护院以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为特色,突出医疗服务质量。留仙湖养生中心、颐乐养老院突出中医养生特色,威华老年公寓、孟子山老年公寓突出居家+社区服务模式,为入住老人提供比较全面的医养结合服务。

2、创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推动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提质增效。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淄川区医院推出了“九州优护”网约护士服务,济民医院推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19家镇卫生院建立家医团队居民服务微信群,对于不能灵活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服务专线,通过发放家医团队联系卡沟通服务需求。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将护理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到村、社区、家庭,织密医养结合网底,打通居家医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此模式已累计服务居家患者260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

(一)有效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一是养老机构的差异化服务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养老服务欠缺,存在一床难求和床位闲置并存现象,一方面许多人养老无处可去,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又存在床位空置,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的机构较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难以满足。三是部分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的护理仅限于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活照料,在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心理咨询、休闲娱乐等方面难以提供专业化服务,难以满足老人需求,影响了养老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较差,机构护理人员短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工资待遇较低,社会认同感低,导致年轻有文化的人员不愿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护理人员招聘难的问题。从业人员多为5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文化水平较低,一般只通过简单培训就上岗工作,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特别是护理人员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欠缺。

(三)农村幸福院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利用率偏低。我区自2013年开始建设农村幸福院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建成123处农村幸福院和36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但是目前我区农村幸福院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出现闲置、挪作他用、利用率偏低等问题。

(四)财政资金紧张,影响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进度。智慧化平台建设,需要建设大屏幕,长者食堂等助老服务设施需要安装监控设备,但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建设进度缓慢。镇(街道)、村(居)财力紧张,造成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民生综合服务中心以及长者食堂建设进展较慢。已经运营的长者食堂助餐补贴拨付不及时,村(居)自身和第三方垫付资金的压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村(居)的建设信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改善农村养老服务。一是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利用卫生院、学校、敬老院等闲置房屋改扩建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功能设置,能提供老年人就餐、娱乐、健身、托养、居家上门指导等服务。二是建设长者食堂、中心卫生室(医疗服务点)、购物超市、文体设施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民生服务综合体,满足村(居)老年人养老需求。三是督促条件成熟的长者食堂正常运营,以长者食堂为养老阵地,提高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设施的利用率,并逐步向居家养老扩展。

(二)开展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开展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养老院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制度。开展养老机构消防标准化和消防宣传标准化达标行动,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推动养老院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夯实社区居家养老基础。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村(居)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效能,打造一批以党建引领、智慧居家、长者助餐、医疗保健、志愿服务、文体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优质养老资源进村(居)样板。培育、引进三个战略合作伙伴,与山东锦阳养老集团有限公司、淄川亿隆物业家政有限公司、淄川孟子山老年公寓三家专业养老团队签订合作协议,规范、连锁运营村(居)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和民生综合服务体等养老服务设施,搭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的新模式。

(四)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开展养老管理和服务人员精准培训,每年培训养老管理和服务人员400人,养老机构院长培训率达到100%,养老护理员持证上上岗比例达到100%。通过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提升护理员理论和专业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认同感。

区民政局将会同各部门、各镇(街道)全力落实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政策,发挥各部门优势,统筹各方资源要素,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加大多层次养老创新引领力度,到2024年,全区养老服务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高质量的智慧化养老服务管理全面覆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扩大,打造淄川幸福养老新标杆,让老年人幸福安康、老有善养。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民政局

2023年4月25日

        

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淄川区也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养老问题在我市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四二一”式家庭结构,需要赡养老人增多,三孩政策儿女增加,中青年将不堪重负。今后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将进一步增多,将会带来严峻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