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20250114
建议人: 王红
主办单位: 淄川区民政局
答复时间: 2025-05-16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关于“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王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运作体系,按照“机构医养、两院一体”的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对有意向、有条件举办养老机构的医疗机构严格把关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申请、审批工作,确保医养结合机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初步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重点推进10+10”医养融合发展项目

近年来,淄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10+10”医养融合发展项目,建立了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民政、卫健、住建、消防等16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领导小组及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会议专题通报项目实施情况,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并专门召集卫生院院长、消防验收和房屋质量鉴定等方面的专家,协调解决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服务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土地规划、房屋鉴定、行政审批、消防验收等重点、难点问题,建立项目实施难点问题工作台账,坚持“一院一策”原则,研究制定整改提升办法扎实推进项目落实。

二、聚焦“医办养”设施难题,分类施策解决

10处卫生院建医养结合机构方面,经调研,主要难点问题是原有敬老院、学校和医院病房等闲置资源,普遍建设年代较早,缺少规划、房产等手续,或者因设施老旧等原因不符合现行相关标准,无法取得消防验收和竣工验收报告。针对问题,积极进行设施消防安全和房屋质量整改,整改后,专门聘请有资质的消防工程公司和房屋质量监督机构,根据现行标准进行检测,并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依据检测报告进行养老机构备案,解决了卫生院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难题。建成黑旺、城南、洪山卫生院医养中心,济民、东泰等医养结合项目也相继投入使用,累计新增机构养老床位500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需求。

三、聚焦“养办医”特色亮点,满足多样需求

10处养老机构增加医养结合功能方面,全部由镇办卫生院等派驻医生在养老机构内设诊所,设置病床,派遣常驻医生,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设施和功能项目,为机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目前,孟子山老年公寓等8处养老机构已经完成诊所设置,天伦老年公寓等6处养老机构取得了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资质,留仙湖老年养生中心等9处养老机构取得了医保定点资质,养老机构内医疗保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另外,在满足入住老年人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部分养老机构以项目实施为契机,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机构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着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受到入住老年人及家属欢迎。其中,颐乐养老院建设的颐宁中医医院,突出中医特色,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配备副高级职称等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23人,设有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科、康复科、安宁疗护病房等14个科室(部门),全面满足机构老年人健康医养需求。淄川区留仙湖老年养生中心,投资20余万元设置失智照护专区,总床位80张,设有记忆训练、触摸感知等公共活动空间,由专业护士每日对认知症老年人进行长期健康监测,有效减缓认知症症状进展。聚德养老中心创造特色“脐针+艾灸”疗法,对糖尿病、老年抑郁症、脑梗后偏瘫等老年疾病有明显改善作用,受到入住老人及其家属的欢迎。

四、多措并举强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一)强化养老护理员培训。一是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联合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妇联等5部门举办淄川区养老护理员培训,聘请专业培训机构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区护理人员持证比例,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二是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邀请了行业资深专家从养老服务职业道德规范、沟通技巧、心理关怀等多个方面对全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经过培训,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明显提升,提高了全区养老服务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二)举行区级护理人员竞赛。每年举行“技能兴川”养老护理培训暨职业技能竞赛,区级竞赛选拔出护理员参加全市护理员竞赛,均取得了理想成绩。

(三)开展护理人员轮训。为发挥护理员先锋表率作用,组织区竞赛获奖选手到各机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轮训,提高了我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营造出护理员继续学知识、练技能、强素质的良好氛围,引领全区养老护理员共同进步,带动全区养老护理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各养老机构也形成了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良好风尚。各机构保障好护理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发挥好护理员的专业优势,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更大、更好的舞台。

(四)开展校企合作。与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旅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面向淄川区全部养老机构,每年派出养老专业老师到养老机构开展护理员培训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校企合作,为淄川区养老服务发展培养和储备更多养老护理、养老管理、智慧康养等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我区在医养结合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是我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深度和厚度还有很大欠缺,在养老机构医疗人员水平和专业程度上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和卫健部门积极对接,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嫁接到养老机构中,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能够接受到更专业、更系统的医疗服务,解决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看病难的问题。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一是加强政策落实和监管。应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制定并实施各种优惠措施。同时,卫生、医保、民政和老龄等部门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制定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并实施机构考评制度。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难题 二是完善服务方式。鼓励基层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拓宽养老和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式。大型养老机构可按照相关标准建立医疗机构,小规模且服务能力差的养老机构可与周边的二级以上医院开设医疗联系点或签署合作协议。 三是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服务体系。对养老群体进行细分,针对服务对象特点实施,即主要为残障老人、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以及肿瘤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建立健康评估系统,对不同健康类型的老年人进行分类吸收,形成多层级、差异化的服务体系, 四是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结合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大、时间长、跨医疗和养老服务的特点,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养老保险补助费加以整合,作为长期护理保险基金。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广泛招收人才。同时,加强与高校、医疗机构等合作,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医养结合人才。 六是推动科技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水平。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系统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