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20240090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答复时间: 2024-06-19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对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40090号提案的答复

 川人社字〔2024〕26号                 签发人:刘芳

农业界别各位委员

提出的“关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乡村振兴“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他们长期扎根农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本身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敬业爱乡、造福一方,带动了本地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区人社局立足部门职能,发挥区乡村人才振兴专班牵头单位作用,突出创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从引进、培育、管理乡村人才着手,强化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现将近年来工作成效汇报如下: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加强人才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多方位、全覆盖做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管理与服务工作。2023年以来我区新增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1人,“山东省技术能手”8人,齐鲁乡村之星6人。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淄博市技术技能大师2人,“淄博市技术能手”17人,淄博英才计划“首席技师”4人,淄博英才计划“乡村之星”6人,淄博青年才俊·技术技能人才4人,淄博青年才俊·乡村振兴青年1人。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耜同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黛青山农业总经理张锦超当选齐鲁最美青年和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这些优秀人才的涌现,为我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吸引更多青年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素质,积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激励机制,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2023年共向上级部门推荐农民职称人选15人,最终成功通过11人,其中农民助理农艺师共7人,农民农艺师2人,农民高级农艺师2人。2023年淄川区在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培训乡村人才800余人,市级高素质农民专项培训615人,高素质农民培育25人。选派18名镇办及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乡村人才振兴领域两期省级高级研修项目、两期市级高级研修项目。通过系统的培训,农民们掌握了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

三是持续打造就业服务品牌。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面向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帮助农村劳动者更好、更快就业。2023年“春风行动”招聘会,累计提供岗位数1083个,吸引2万余名求职人员应聘,线上10万人关注互动,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373余人。区人社局常态化开展线下线上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82场线下招聘会,线上直播带岗352余场。坚持“培训促就业”工作导向,摸清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技能培训需求,联合七河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鲁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其免费技能培训,帮助未就业人员增添一技之长,进一步拓宽群众就业门路,实现就业增收。今年以来,全区3874人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积极开发人社基层服务专员岗,壮大人社服务专员队伍,全年开发公益岗3527人。健全技能人才发展政策制度体系,拓宽就业新领域,加快培养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四是依托各类基地,加大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力度。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菇设施化制棒和智能培育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入选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方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评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尚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齐艾健康文化产业园)、锦川河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2023年淄博市农民培训基地,淄川区西河云珑生态园等17家企业被评为田间实训学校,久润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俊岭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企业被评为高素质农民培训现场观摩基地。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助农志愿活动。开展科技助农讲座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3场,开展“智汇春耕”行动实地技术指导服务8场,邀请多名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赴田间地头讲解春耕生产技术。开展春季樱桃管理技术指导志愿服务活动4次,培训樱桃种植户6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村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偏少。我区从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的人才难以下沉基层,同时乡村人才梯队还存在明显断层,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普遍短缺,致使人才总量及领军型人才都存在明显不足。

二是人才“招不来”。乡村人才后继乏人的现象比较突出,年轻人流失较多且回乡意愿不强。我区乡村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基础设施相对不全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三是农民高龄化情况突出,农民参训稳定度差。年轻人相对较少,参训人员参差不齐,在年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培训需求、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差距很大,培养难度大。农民高龄化情况导致劳动力短缺,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组织落实好“大学生返乡看发展”、“共叙乡情-智汇淄川”淄川籍在外青年博士座谈会、淄川区创业创意大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淄川发展。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的选树工作,发挥农村优秀人才的典型带动作用,让更多青年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

二是计划于2024年7月出台《关于举办淄博市“技能兴淄”职业技能竞赛—淄川区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年内举办1场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示范作用,实现以赛促评、以评提技、以技兴乡,实现人才带动产业融合促振兴。

三是以“配强队伍、提升能力、优化结构”为目标,建设乡村振兴头雁队伍,优先将年纪轻、素质好、懂经济的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的党员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干部库,增强乡土人才的社会认同感。

四是加大乡村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加强培养,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并树立典型,发挥乡村高威望群体的人才引领作用。做好各级各类农村人才选拔项目评审推荐工作,优先协助乡村振兴片区申报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平台项目。

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619 

 

(联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人:孙峰、陈森)

(可以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办公室

关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