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川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 ||
---|---|---|---|
索引号: | 11370302004216167U/2022-5248993 | 文号: | 无文号 |
发文日期: | 2022-06-09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一、出台依据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0-2030年)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6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67号)、《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淄政发〔2021〕7号)、《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淄博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淄政办字〔2021〕62号)
二、出台背景
2021年7月22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淄博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各区县认真组织实施。根据区领导批示,我局结合我区实际,牵头起草了《淄川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初稿)》,具体承接市里规划的实施。
三、目的意义
《淄川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申报稿)》,全面总结了我区“十三五”期间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成绩、分析存在问题,按照市里提出的规划目标,制定了我区应急管理体系“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22年目标,提出了八项主要任务、九大重点工程和五项保障措施,同时对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的具体承担责任进行了分工,明确到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镇办。
四、主要内容
《规划》共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发展现状。
简要总结“十三五”取得的成效,分析“十四五”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安全风险为主题,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底线,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损失,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红线意识、坚持质疑保守、坚持科技强安、坚持文化兴安。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为实现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应急管理工作基本盘。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坚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着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四是坚持统筹谋划。统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加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同时,突出重点,落实突破,聚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规划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促发展,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我市应急管理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内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整合科技信息资源,强化应急管理技术支撑,推进应急管理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应急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智慧应急。
第三部分,规划目标。
重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规划目标:一是风险防控目标;二是能力保障目标;三是风险防控和能力建设目标。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
主要有八项主要任务:一是完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二是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三是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四是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五是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六是完善应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七是完善应急法治保障体系;八是完善应急基础保障体系。
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一是“智慧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工程;二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程;三是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程;四是应急物资和装备建设工程;五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工程;六是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七是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八是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九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强对应急管理、公共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政策扶持。制定完善应急征用、医疗服务、生活保障、慈善捐赠、受灾群体救助、关联产业扶持等政策。扩大应急管理专项资金规模,保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三)加快人才培养。落实“淄博人才金政37条”,围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重点领域,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
(四)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应急管理规划,制定年度行动计划。
(五)强化考核评估。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加大指标考核力度,细化考核标准,严明奖惩措施。
联系人:李英豪 联系电话:0533-5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