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水利局
标题: 淄川区水利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70302MB28577379/2022-5226183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2-14 发布机构: 淄川区水利局

淄川区水利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2-14
  • 字号:
  • |
  • 打印

2021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水利局党组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稳步开展。现将2021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

(一)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和服务。一是扎实做好农村饮水提质工程。年内投资1400余万元,解决2个镇、11个村、3368户、10458人农村吃水问题。二是积极推进农村供水管理机制改革。依托星辰供水公司成立区农村供水分公司先后在太河镇淄河片区以及岭子镇南部片区开展试点。

(二)重点水利工程农民工工资支付。一是造全市重点水利工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样板项目。结合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农民工管理人员技能不足问题,规范孝妇河治理工程二标段农民工工资支付各个环节,打造模板,成为市级农民工工资支付培训点。二是做好欠薪隐患消除。制发《淄川区水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有关工作的通知》、《淄川区水利局关于做好欠薪排查工作的通知》,组织相关单位对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梳理排查,研究提出化解措施和办法。截至目前尚未发现集中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出问题。全市水利工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三)建设美丽幸福河湖,清除河湖“四乱”。一是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按照市河长办美丽幸福河湖建设3年内全覆盖的要求,我区所辖16条河流,分三年建成美丽河湖,今年建设任务:孝妇河淄川段、范阳河、田庄支流、青河、余粮支流作为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单元,其中孝妇河淄川段、范阳河淄川段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流,田庄支流为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今年5条河道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工作已完成。二是实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各级发现问题共59处,已全部整改完成。

(四)扎实开展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出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管理房和提升改造项目工作经费,对水库存在问题和周边环境进行整修,配套完善监测预警设施和防汛管理物资,全面建立水库“一库一档”,顺利通过省市组织验收。

(五)水资源集约节约与水土保持。一是持续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我区被水利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今年9月我局被国家四部委联合公布为全国第一批“节约型机关”。二是加强水土保持。完成700万元的方山、槲林2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扫尾工作,通过区级初步验收。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活动,已整改7上级下达的违法违规图斑查处。水土保持工作淄川经验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六)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局党组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截至目前共组织党史学习40余次;参观马鞍山抗战遗址革命教育基地1次;组织党员干部分两批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观看党史教育系列微党课,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精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1次;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中心组学习班2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二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督促下属单位、科室部门从严履职,组织系统党员干部结合水利工作实际,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惑、排民困,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从严落实党内制度,开展组织生活。每季度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及时通报党建工作落实情况,研究部署相关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按照水利部文件精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应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但经督导检查,部分村仍存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严重不到位等情况。

2、各级河湖长对河湖长制工作认识仍需提高,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强化。河湖长联系单位加强对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河管员责任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3、因资金筹措不到位,农村供水公司化运行工作进展迟缓。

三、2022年工作打算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东讲话精神,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立足问题导向,践行我在一线,实干淄川作风,加快现代水网建设,抓好水资源保护利用,强化河湖空间管控,不断提高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1.着手建设现代化水网体系,筑牢水安全防线。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实施河道防洪治理工程,对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漫泗河、田庄支流按照1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系统治理,估算投资1.4亿元。实施引黄供水工程,引入客水水源,构建多源供水,地下水、地表水、客水水源互为备用的现代化水源保障网络,估算投资8000万元实施南部供水应急水厂建设,为南线供水提供安全应急保障,估算投资8200万元。实施一干渠供水延伸工程,为鲁维制药等全区骨干企业提供供水水源安全保障,估算投资1500万元。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西河镇张庄片管网延伸工程,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估算投资423万元。加快智慧防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水利工程预警监测系统,在防汛重点部位安装30余套雨水情及视频监测设施,实时观测雨水情及工情变化,确保防汛安全,估算投资50万元

2.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打造可持续发展水生态空间。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小流域治理,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和小流域生态环境,实施2021年度省级水土保持项目青阳河小流域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平方公里,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再争取省级和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各1个,建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发展格局。争取上级水利移民后期扶持资金500万元,实施太河镇美丽移民村项目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改善和提升库区移民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生态治水理念,结合河道治理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河湖生态功能,打造生物多样性河湖空间,做好峨庄支流、漫泗河、青杨河支流、槲林支流、聚峰支流等5条河道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水系环境,估算投资230万元

3.实施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做好水经济文章。发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作用,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精打细算好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创新水权、排污权交易措施,用好财税杠杆,提高中水回用和矿坑水利用率,倒逼提升节水效果。加强雨洪资源利用,推进水库提标扩容,实施五里河水库等水库河道增容提质和拦蓄工程,提升河道、水库雨洪拦蓄能力和集蓄利用水平,实现有河、有水、有景、有人的目标,估算投资5000万元按照“清水润城”目标实施般河、五里河等穿城水系提升改造工程,协助推进孝妇河文化休闲观光带建设,打造五源共用、四水绕城、一河清水穿城而过的城市水系生态循环景观,提升淄川城市品质,估算投资1.48亿元

4.以河湖空间管控为导向,守紧把牢河湖生态红线。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充分预留河湖生态空间,准确划定河湖生态红线,清除原有划定不实的各类开发利用边界,做好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应用,严格控制项目审批,守住河湖约束红线。强化部门联动,探索河湖长制集中办公模式,突出抓好河长办公统筹、标准制定、责任落实、督查考核、提请问责等措施,将河湖长制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探索开展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联合集中巡河模式,集中打击突出违法问题,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5.坚持党建引领,搞好内部管理。通过开展学习研讨,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必修课,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深化、拓展、延伸以学促干活动,使服务意识、党性观念融入党员思想和灵魂,落实到水利工作各个岗位和环节,成为每个党员的自觉思维和行动,以党建工作的扎实成效推动业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