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川区水利局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02MB28577379/2025-5508224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3-10 | 发布机构: | 淄川区水利局 |
中共淄川区水利局党组
关于2024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
区委:
2024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中共淄川区水利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先后荣获“首批省级水资源集约节约示范县”称号和2024年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争进度 赛质量 比成效”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奖”等5项省级荣誉,淄川区被列为“全省取用水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区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提速建设现代水网
依托淄川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24年策划实施供水保障、防洪提升、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三类4项工程,分别为三河相通两库相连引蓄水治理工程、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系列工程,计划年度投资约2.99亿元,2024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00%。
(二)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1.加快供水体制改革。一干渠净水厂已移交星辰供水公司统一管理,区级供水改革已完成。以昆仑镇为试点加快推动镇级供水一体化管理进程,截至目前,水源部分改造已完成。同时与太河、西河等7个镇104个村开展座谈调研,及时了解镇村对于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的行动态度。
2.积极筹划供水项目,通过工程措施解决供水难题。推进投资1.6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尽早完工通水。目前,工程主体建设任务已完成并通水试运行,共铺设管道70余公里,完成2座水池建设。加快2024年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建设,年度投资9000余万元,涉及太河镇、西河镇、寨里镇3个镇92个村,计划铺设管道约90.6公里,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供水维修养护资金项目建设,规划投资315万元,涉及太河镇、西河镇、昆仑镇等7个镇以及1个水质化验室。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3.强化供水应急保障。提前编制《淄川区抗旱应急预案》,科学利用六大应急水源、28眼深井,有效应对2024年旱情问题,有效保障受影响区域8.35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区域内工业用水。
4.抓好水质安全保障。在太河、西河等单村供水工程新安装次氯酸钠消毒设备20台,安排人员定期进行巡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配合省水利厅、市水利局以及区疾控中心完成年度水质抽检工作,结果全部合格;完成区级137个单村的抽检工作,并将发现的问题通知各镇以及供水单位进行整改。
(三)补齐防洪减灾短板
1.完善体制机制,夯实防汛责任。按照省市要求,形成水利管“防”、应急管“救”、各级各部门联合作战的工作格局,成立水利防汛工作专班,组建7个专项工作组和4个防汛督导组,落实河道水库等水利工程600余名防汛责任人,做到重点地段、重要工程、关键环节全覆盖。
2.落实四预措施,强化支撑保障。完善水利、应急、城市等部门专项预案,修订20座水库、13条河道、180个山洪村等各类度汛方案、防洪预案,做到应修尽修。备齐抢险物料、救生器材、通信装备、抢险机械四类物资、设备。7月初,分别组织开展了桌面推演,配合太河水库完成全市实战演练。
3.强化工程管理,消除防汛隐患。实施般河、五里河、七星河、五里河水库、小李水库“三河两库”引蓄水综合治理工程,对河道清淤疏浚、重点部位加固,提升防洪能力。目前河道清淤疏浚、扩挖累计完成13km。筑牢底线工作,圆满完成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实现“四个不出事”目标。
(四)推进水利行业强监管
1.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做好取用水监管工作,全年配合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共办理取水许可8家,取水许可延续14家,注销取水许可8家,注销许可水量26.6458万立方米。做好水权交易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与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30万立方米取水权交易,现已在淄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牌公示。
2.推进深度节水控水工作。完成2024年度用水计划编制并下达至各用水单位。强化用水定额(计划)管理。组织开展全区节水业务工作专题培训,增强取用水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节水教育基地被命名为“省级节水教育基地”“省级水情教育基地”。
3.持续推进水资源联合执法检查行动。2024年,共摸排区13个镇街取用水户1370家,组织宣传活动132次,出动检查人员459人次。区检查组对洗浴、洗车、建陶、水泥、餐饮等重点行业取用水户抽查57家,组织宣传26次,出动检查人员120人次,对淄博市违法违规取水排查整治情况统计表中发现的19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水资源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4.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围绕在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防汛抗旱、供水、消防等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等检查活动,结合防汛工作组织210余人次开展各项检查50余次,督导整改风险隐患问题241个。
5.做好移民管理。2024年,发放442.26万元移民直补资金,受益移民7371人。争取813万元移民项目建设资金,实施2个三峡移民项目,争取6个大中型水库移民项目。同时,做好三峡移民维稳工作。
(五)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
1.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总投资1251万元,组织实施2024年国家级项目淄川区扎山小流域和省级项目淄川区老虎山小流域工程,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平方公里。做好2023年冲山、龙湾峪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收尾工作,2024年9月顺利通过市水利局组织的竣工验收。依法严格防治人为水土流失,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足额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实现在建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镶月湖科技示范园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淄博市淄川区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荣获山东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加强河湖保护治理。2024年河湖巡查完成率、巡河路径覆盖率以及雨排口打卡率均达到100%,共发现整治涉及河道问题118个,确保河道环境整洁优美。推动“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对全区河道进行全覆盖排查整治,组织开展2024年夏季清河专项行动,共排查出相应问题4个。水利部、省水利厅遥感复核问题顺利通过省厅验收,已全部完成清理整治工作。对照山东省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评分标准,根据孝妇河、范阳河实际情况,完成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复核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防洪能力不足,防洪工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水生态环境改善成果较为脆弱,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三是南部山区地理水文复杂、村庄分布分散,规模化供水施工难、投资大。
三、下一步打算
(一)强化对上争取
依托2025年淄川区重点水利工程,深入分析上级政策和资金投向,科学谋划,主动对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做足做深储备项目,持续优化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与上级部门做好汇报沟通,根据项目实施计划争取逐步列入省水利工程建设清单,争取省市补助,夯实项目前期手续,争取发行专项债、国债等资金。
(二)系统提升行洪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夯实防洪体系。依次梳理区级以上河道13条、镇级河道2条、各级行洪沟渠108条,按照规划设计标准,系统打包策划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超长期国债资金用于河道治理,争取利用5年时间系统完成,保障全区各级河道、水库塘坝、山洪沟本质安全。2025年,概算投资2亿元实施三河项目续建工程,对般河上游段、漫泗河15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提升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二是守住防御底线。绷紧防汛救灾弦,落实双指挥长,衔接好“防”“救”责任链条,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完善各类防御预案,提升预警预报能力,做到提前研判雨情水情汛情险情,提前预置应急抢险力量,提前应急避险转移,确保不发生亡人事件,坚决守住防汛工作底线。三是有序推进水土流失防治。组织实施淄川区2025年义户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计划投资442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谋划储备2025年省级和区级水土保持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率;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争取黛青山项目全省首单。
(三)全面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
一是努力构建多水源供水格局。积极引入客水资源指标,策划实施引黄河、长江水源工程,积极争取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匡算投资2.55亿元,在开发区建设日供水能力5万m³/d的工业水厂及配套管网,实现工业与居民生活分质分价供水,2025年计划投资2000万元,确定水厂建设位置,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办理土地手续等前期手续及部分土建工程建设;策划投资2亿元,在利民污水处理厂临近位置新建再生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万m³/d;策划实施淄川东部引调水工程,计划投资1.5亿元,对万米山洞进行维修加固,年均利用太河水库弃水300万m³,同时形成水面景观。二是系统实施供水工程。投资1亿元,实施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二期,包括智能水表集中更换、供水薄弱村管网改造、单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等内容。投资4800万元,实施3个城区老旧管网提升工程。三是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在2025年底前,由区级农村供水公司对全区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全面移交管理,实现“同价、同服务、同管理”。
(四)持续提升水利行业监管能力
一是加大水资源联合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取用水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和用水定额管理,严格用水计划考核,积极扩展取水权、用水权等领域水权交易,积极探索取用水信用监管、全域合同节水、用水预算等改革试点。三是落实河湖长制。坚持定期河湖巡查,持续开展河湖“四乱”问题整治,河湖巡查完成率、巡河路径覆盖率以及雨排口打卡率均达到100%。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