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企事优解 服务先行”改革攻坚 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文机关
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发文字号
川政管办发〔2025〕1号
索引号
11370302MB2854819D/2025-5507021
成文日期
2025-02-25
发文日期
2025-02-28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川政管办发〔2025〕1号
区政务服务中心各进驻部门、单位窗口,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有关科室:
现将《“企事优解 服务先行”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淄川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2025年2月25日
“企事优解 服务先行”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助力“服务淄博”建设,以优解思路破解企业办事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不断为推动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现就开展“企事优解 服务先行”改革攻坚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中央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深化改革工作要求,聚焦“服务淄博”建设,以发展所需、企业所急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开展“企事优解 服务先行”改革攻坚行动为抓手,突出抓好服务提质、项目提速、助企提效、党建提升系列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
二、重点任务
(一)服务提质改革攻坚专项行动
1. 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聚焦50项高频事项,确定查验办事流程、政策指南、服务质效、项目审批、涉企服务、群众反馈6个方面陪同服务重点。创新推出沉浸式陪同服务、即时式陪同服务、“一对一”帮代式陪同服务、体验式陪同服务。分类建立问题归集、分解、整改台账,形成问题发现、归集、分解、整改、提升全流程闭环整改落实机制,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2. 提升行政审批规范化水平。每季度开展案卷评查,分领域、分事项、按比例抽查科室案卷。围绕人员、依据、程序、结果、时限五个方面排查风险点,以制度、范例等形式指导审批工作。每季度邀请法律顾问开展“审批有矩·服务无距”法治教育培训,加强行政审批法治监督,严格落实重大行政许可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实现审批零差错、无失误。
3. 聚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扩面增值。在落实国家、省、市确定的“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任务基础上,推进民宿、直播电商“一件事”延伸服务,开发“民宿+”融合地图,事前增加直播带货辅导、自媒体账号孵化运营辅导等服务。依托“一人一档”,实现新生儿出生、入园、入学、退役等5个以上“一件事”精准推送办事提醒。
4. 全面推行证件遗失和终止经营网上免费自主公告。在前期证件遗失声明网上自主公告基础上,推出60项以上自主公告事项。优化升级证件遗失作废公告功能,全面推行网上免费自主公告模式。
5. 打造政务服务领域网上“自助绘图”模式。聚焦办件量大、图纸绘制简单、企业群众需求度高的事项,推出20项以上网上“自助绘图”事项。开发上线网上“自助绘图”功能,在“爱山东”PC端上线应用。
6. 建设全市领先的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政务服务大厅管理体系。配合市局完成省级《“爱山东”政务服务人员管理工作规范指引》制定任务,编制《淄川区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汇编》。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工作机制,推进各项制度规范落地落实。
7. 深入推进创业开店选址电子地图。将地图范围覆盖至全区各重点商圈,年内上线商圈及楼宇等6个以上。积极推广地图在PC版、手机端和集成式自助终端的应用。
8. 推行现场勘验全流程快速办理机制。逐项研究区级82项现场勘验评审事项区分不同事项类别确定勘验时限,逐一确定各事项快速办理流程,实现勘前辅导1天完成,独立勘验3天完成,联合勘验5天完成,专家评审7天完成。
9. 深化“齐好办”政务服务帮办代办联盟品牌建设。推动线上视频帮办代办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线下服务体系与线上服务系统实时信息交互机制,分领域加强队伍建设,联盟会员扩展到政、银、邮、商、医等领域,确保响应率达到100%。
10. 建立完善档案管理规范化提升体系。修订完善《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许可案卷档案标准化管理办法》,将立卷归档工作由“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指导”,定期组织案卷管理知识培训,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为业务科室和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查询利用服务。
11. 建立常态化安全隐患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制定隐患排查制度,落实分级分类安全隐患排查模式,实施动态化智能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隐患整改处置闭环管理。
(二)项目提速改革攻坚专项行动
1. 打造全省领先的项目全过程“四分四联”精准审批服务模式。对房地产、仓储、新能源等项目,打造10个以上场景化精准审批服务流程,推进环节压减和办理提速30%以上。分场景灵活实施精准高效审批服务,打造全省领先的项目全过程“分段分期分级分类、联审联办、联评联测”审批服务模式。
2. 推行全类型项目审批“一体推进、多证同发”新模式。针对项目拿地、租地和租赁厂房等各类用地用房情形,实行用地、规划、施工及环评、水保、文物等手续一体推进、并联办理,全流程审批时间控制在45个工作日内。探索推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联营(入股)建设项目办理手续,土地分割出让、混合用地及“工业上楼”等项目手续高效办理改革,满足各类项目需求,在全省形成示范引领。
3. 创新推行评前服务“1+4”模式。联合区生态环境、应急管理部门,以项目立项这“1”环节为基础,链接能评、安评、环评、水评“4评”,提前化解评审矛盾问题,打造省级应用新场景。为项目量身提供精准综合评前服务清单,力争评价报告“编、审、改、批”时间压缩三分之一。开展“多对一”专项评前服务,集中研究解决办法,形成统一解决方案。
4. 全省率先推行“五阶段”施工许可。打破整体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的传统思维,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细分为“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桩基工程”“地下室”“±0.000以上”“装饰装修”5个阶段,分别或组合申办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实际,灵活选择分阶段办理,申请条件、材料等具备前提下,1日内办结出证,打造全省项目快开工最优模式。
5. 全省率先推行涉路施工许可“一件事”。整合市区两级14个办理项,制定一张表单、一套材料,申请材料减少15份。市区两级事项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勘验,市区联办,实现跑腿、勘验评审最多1次,办理时限减至5日。线上开发涉路施工许可“一件事”功能模块,实现“一口申报、一窗(端)受理、一站办结”。
6. 推行涉路施工许可申请“一点通”。聚焦企业对涉路施工许可标准规范了解不全、服务指南理解不足等问题,按照7种情形,梳理30余部标准及规范中的设计、施工方案要点。以视频方式展示涉路施工设计、施工方案编制要点,解决申请人因材料不符合标准而造成的修改多、跑腿多、工作人员辅导次数多的问题。
7. 推行涉水许可集成审批模式。推行涉水许可集成审批模式。对同一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水利基建项目初步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取水许可4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行一次受理、一次评审、一并办结。将关联的相同涉水审批事项打捆办理,统一评审、统一出证。将集中到期的农业井以区域(镇)为单位集中办理,实行一次受理、一次办结。
(三)助企提效改革攻坚专项行动
1. 开展助企增值服务行动。开展3场以上专题助企活动,扩展形成100项以上增值服务事项清单,向300家以上企业精准推送惠企政策,在企业增值服务区重点打造融资授信、法律咨询、财税辅导等服务场景,提供“一揽子”增值服务。
2. 推行企业登记网格化服务。全区划分为14个左右登记服务网格,选派14名以上业务骨干担任登记服务专员,构建“工作成网、责任到人、服务到位”的网格化企业服务体系。
3. 推行医药领域“证后服务”改革。形成医药领域《证后服务事项清单》,推行证后衍生4项服务、证后监管3项提醒、证后增值6项服务,满足企业“证后”所需和发展诉求。
4. 推行医疗机构延验联办“一件事”。将医疗机构有效期满前最后一次校验结果作为许可延续的依据,实现申请材料精简50%,审批效率提升50%。
5. 推出人力资源服务“一件事”。整合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事项,在政务服务平台开发建设线上办理模块,推动材料压减30%,并实现全程网办。
(四)党建提升改革攻坚专项行动
1. 打造“般阳清风·清廉大厅”建设品牌。通过营造清明政治生态、建设清廉高效大厅、培育清正担当干部、涵养清新文化氛围,锻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积极争作全区清廉机关建设典型示范。
2. 打造“四强”党支部。以模范机关建设为抓手,打造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推动审批服务工作提质增效赋能加力。
3. 打造“文化润心、政务有礼”文明服务模式。通过打造一支文明有礼队伍、塑强一个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一个有景有爱大厅、开辟一处齐文化宣传高地、策划一系列机关文化建设活动,提升文明服务意识。
4. 建立信息宣传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宣传工作任务清单,制定“网络舆情处理流程图”,健全培训学习、典型培育、案例通报机制,开展争发文推广、争上级肯定、争荣誉表彰、创改革品牌“三争一创”,提升宣传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把改革攻坚行动作为全局重中之重的任务,局党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督促调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局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各科室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包联系机制,各分管领导要主动联系分管科室,协同解决改革推进过程中的梗阻难题。
(二)细化措施。各科室要对照四个专项行动项目清单(详见附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主动认领改革攻坚项目,全面梳理、分解任务目标,逐一细化、完善具体措施,倒排工期、明确节点,定好“时间表”、“路线图”,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形成务实管用、各具特色的改革举措。
(三)推进落实。要健全完善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导工作机制,采取定期调度、实地观摩、专项督导等方式加强过程管控,确保各项举措齐头并进、落地见效。充分运用改革激励机制,鼓励支持各科室积极探索创新,加大创新成果在考核指标中的占比,激发改革活力。注重总结宣传推广,及时将成熟的经验做法提炼上升为制度性成果、宣传性成果,提升落实质效。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