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灾知识普及进社区、进校园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20240006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川区应急管理局
答复时间: 2024-07-31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束小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减灾知识普及进社区、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您的这一提案客观阐述了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和群众减灾意识淡薄的现状,对下一步做好我区防灾减灾相关工作具有较强针对性。

近年来,随着天气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突发频率显著增强,但居民、孩子、老人防患意识薄弱。您的提案客观反映了如今我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难点及要求,并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建议,为下一步做好我区防灾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关于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在职责范围内认真采纳并积极组织落实。

收到您“关于减灾知识普及进社区、进校园”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针对关于减灾知识普及进社区、进校园的建议,淄川区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淄川区防灾减灾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淄川区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对整个宣传周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城区各广告大屏、各机关单位显示屏以及淄川体育公园等公共场所播放公益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与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在宣传周期间通过淄川融媒、《淄川工作》等,把安全知识送进千家万户;在《淄川工作》刊登新闻报道和区领导署名文章。

一是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5月11日上午9点,在淄川区体育公园开展淄川区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共有20个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以及淄川蓝天救援队和淄博城际救援队参加。各部门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宣传,介绍各自领域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讲解灾情险情的判别要领、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以及应急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等。通过设置展板、发放宣传单页、宣传手册、宣传环保手提袋等宣传资料,提升宣传效果。此次活动共计展出展板40余块,发放科普读物等宣传材料共计3000余份。

二是组织开展“防灾减灾进校园”活动。5月10日在淄川区实验小学松龄路分校组织该校师生进行防震逃生演练,演练结束后并为其捐赠了宣传资料和笔记本,同时就科普示范学校创建进行了交流座谈,提高了学生的紧急疏散和自救自护应变的能力。

三是组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活动。5月17日在开发区黄家铺社区举行了“淄川区2024年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暨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活动”,此次演练由钟楼街道应急救援站队员、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各镇办分管应急救援站负责同志、全区34个示范社区救援站站长、开发区32个村居的网格员及黄家铺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及部分居民群众参加,共涉及地震演练、防火演练、心脏复苏救援培训、消防器材操作技能培训和地震、社区指南培训5个项目,此次演练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防震避险与防火意识,增强了紧急救援能力与消防器材操作技能,为构建安全、和谐、美好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我区通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提高了人民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营造了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舆论氛围,为构建安全、和谐、美好新淄川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强化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继续向社会公众全面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应对防范技能,落实落细各项防灾减灾措施,提升全区避险自救意识和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应急管理局

                                                           2024年7月31日

 

一、提案理由 这几年随着天气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频发,鉴于突发自然灾害,居民、孩子、老人,没有防患意识,灾害后的人员伤亡、房产的损失给社区居民和学校的孩子们带来无比的痛苦和灾难。历年来有很多因普及安全教育到位而避免伤害的成功案例 。如: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与受灾最为惨烈的北川县毗邻的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在地震发生时,按照以往应急演练的经验,仅用时1分36秒,有序疏散2200名师生,创造出全校师生无一伤亡的奇迹。 2018年云南普洱市墨江县发生5.9级地震,在屋内天花板将掉落时,6岁的曹洋迅速从沙发跑到墙角,躲在冰箱和角柜之间的安全区域,等待安全后才逃出房间。男孩介绍说,学校每年开学时都会进行应急演练,这次就是根据演练的情况来避险的。所以,做减防灾知识的普及,也就是说灾害前置的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建议 社区、学校,积极的邀请和接纳有专业知识的团队来做这些普及教育,以达到全民防减灾的普及和预防 。具体的减防灾教育可以采取各种形式: 一是火灾逃生演习:在学校或社区内组织火灾逃生演习,让学生和居民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在火灾中逃生等技能。 二是 地震演习:进行地震演习,让学生和居民了解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躲在坚实的家具下、保护头部等。 三是急救培训:开展急救培训,让学生和居民学习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 四是气象灾害教育:向学生和居民介绍常见的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雷电等,并教他们如何应对这些灾害。 五是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学生和居民对学校和社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如检查消防设备、电线、水管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六是防灾知识竞赛和游戏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居民等预防急救和他救知识在灾难来时把伤害降到最低。 七是应急物资储备:指导学生和居民在家中储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饮用水、食品、药品、手电筒等,以备不时之需。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制定适合的减防灾教育计划。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减防灾教育。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减防灾教育都应该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让人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