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10
建议人:
主办单位: 淄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答复时间: 2024-08-30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陈晓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城中村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中村改造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还能有效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淄川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政府主导、以人为本、社会参与、批次推进”的原则,依法、规范、有序、高质量的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中村居民居住条件,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2024年,我区共申报的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9个村居、1859户居民、2793套安置房,总投资额25.63亿元,拟申请借款额18.29亿元。申报的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中,5个项目银行已放款。首笔资金支付后,各镇办负责协调项目单位加快开工进度,确保项目实现全面开工。区政府已出具城中村办理规划手续的会议纪要,为下一步城中村办理规划手续创造便利条件。同时,正在加快推进马家村、辛庄等6个项目征地供地手续办理。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认真吸收借鉴您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高位推动工作落实。我区高度重视城中工作,成立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专班,出台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为下一步科学分析、分类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压实各方责任,形成推动工作合力。进一步压实镇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调动镇办及项目建设主体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加大督查督促力度,多措并举,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按照“一村一策”“一项目一方案”的工作思路,形成项目推进方案,明确问题解决思路建议和操作路径,全力加快推动安置房交付还迁工作。

三是协调多方资源,分类推进项目进度。坚持全区一盘棋,针对安置房缺少建设资金的项目,充分研判项目后续开发和安置资金解决方案,确定安置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具备后续拆迁开发价值的,在确保收益平衡和安置到位的基础上,通过后续拆迁和熟化土地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平衡项目支出。腾空土地收益无法覆盖安置房建设所需资金的,梳理辖区内的其他资源进行匹配。可适度跨片区平衡,跨片区平衡的资金,需要项目所在地通过“挂账”的方式远期偿还。

四是明确部署,迅速突破工作瓶颈。城中村项目的手续齐全是放款的关键,目前,仍有个别因手续不全问题,成为制约银行放款的主要障碍,导致短期内难以整体盘活项目,影响后续我区城中村资金的统筹调配使用。各镇办和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关于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放在心上,确保该项工作高效、平稳、有序推进。

五是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做好各项整改工作。各镇办务必要结合各自问题,想尽有效办法,采取必要措施,全力以赴地推进项目手续办理、建设进度、竣工交付、回迁安置等整改事项,切实推进我区城中村改造平稳健康运行。

一、提案理由 伴随近三十年我区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得到极大提升,中高档小区拨地而起。在我们为城市建设引以为豪的同时,主城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停滞不前成为历届政府颇为“头痛”问题,面临“啃骨头”的问题。淄川区城中村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和其他城市相比,淄川城中村的存在有其自身历史原因,过去民间就有“淄川一大怪,农民住城里,市民住城外”的的说法。历经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城中村拆迁改造之后,很少有第二次比较成功的拆迁改造案例。如何破解城中村拆迁改造难点问题,推进我区城市建设工作。 二、建议 一是政府、开发商、住户是城中村改造的三大主体,利益问题是城中村拆迁改造的主要问题,在拆迁改造工作中要将拆迁住户的利益作为首要前提,最大限度的让住户在拆迁改造过程中满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是政府从政策层面支持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工作,减免部分费用,引导开发企业积极参与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政府调控主城区以及其他地段房地产规模,为城中村改造腾出市场空间。引进外地有实力的开发企业或用好本地开发企业,防止城中村拆迁改造出现烂尾问题。 三是学习其他城市城中村拆迁改造成功先进经验,拓展思路,创造性开展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 四是试点设立拆迁改造居民议事委会,在前期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征求委员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以最大程度代表广大拆迁居民诉求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