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40058号提案的答复
川人社字〔2024〕23号 签发人:刘芳
张锦超委员、马宇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石榴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专业人才相关工作的关注,您对有关问题的分析和提出的对策建议等,对我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很有助益。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他还强调,“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产业与人才之间的精准匹配,对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强人才培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就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注重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关键在于强“教育”,区人社局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培训力度,依托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培养热爱农业、懂技术、懂操作、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通过组织专家委员会认真评选,2023年共向上级部门推荐农民职称人选15人,最终成功通过11人,其中农民助理农艺师共7人,农民农艺师2人,农民高级农艺师2人。完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考核,搭“平台”培育骨干人才,在2023年度“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培训乡村人才培训考核”中,乡村人才培训共800人,远超计划目标。同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和学习,用“项目”锻炼全能人才,针对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项目,选派了18名镇办及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乡村人才振兴领域两期省级高级研修项目、两期市级高级研修项目培训任务完成率100%。如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等,为人才提供参与多样化项目的机会。我区2023年获评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2人,齐鲁乡村之星6人,淄博英才计划—乡村之星6人,“淄博青年才俊-乡村振兴青年”1人。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耜同被人社部、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
二、优化基层服务,注入产业发展动力
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可有效弥补农民自身资源和技术短板,通过高效整合现代农业要素,推动城乡资源融合发展,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我局发挥各类主体优势,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3家企业被评为2023年淄博市农民培训基地,17家企业被评为田间实训学校,2家企业被评为高素质农民培训现场观摩基地。现有省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7家。2024年依托专家服务基地开展“智汇春耕行动”,举办活动4场,邀请各类专家8人次,主要进行春季小麦管理技术指导、农民果树技术培训、惠农政策宣传等,指导农业种植面积150余亩。组织老中青专家走基层活动9次,累计参与专家18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区乡村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偏少,石榴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二是人才“招不来”。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我区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基础设施相对不全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继续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提升农村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石榴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服务平台建设。
二是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积极落实人才金政50条,组织好“大学生返乡看发展”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淄川发展,积极引导其从事石榴产业或相关行业。
三是组织好各类人才服务基层工作。联合多部门在全区开展“老中青”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农业专家组建服务团队,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提供科技指导和技术服务。
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12日
(联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人:孙峰、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