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视频监控设施,打通‘天网’工程‘最后一公里’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政协第十三届淄川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20240028
建议人: 许健
主办单位: 淄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答复时间: 2024-07-31
  • 答复内容
  • 建议内容

  淄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对区政协十三届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答复

川政办字〔2024〕30号                  签发人:张立冬

 

许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视频监控设施,打通‘天网’工程‘最后一公里’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推进我区“天网”工程“最后一公里”建设,区政府办公室按照相关工作要求,配合区委政法委等单位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全力加强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汇聚治理和应用,赋能全区各级各部门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视频资源归集治理,提升应用水平。根据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视频资源汇聚力度和完善目录点位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区政府办公室相继印发《关于做好联网视频监控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联网视频监控资源治理工作的通知》等通知,积极推进各镇(街道、开发区)、部门及社会面公共视频监控点位的汇聚和治理工作,督促各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单位最大力度保障视频监控“应归尽归”、正常在线。同时,为进一步发挥视频监控应用成效和上级AI平台的赋能作用,区政府办公室积极与市大数据局沟通对接应用市平台AI算法和GPU算力资源,结合应急、城管、安全等相关业务需求,组织各部门单位积极梳理挖掘视频监控智能应用场景,打造公共视频智能应用案例,助力视频智慧化应用水平提升。2023年以来,共打造视频应用案例20个。其中,区公安分局“景区人车流量智能实时分析预警”,区文旅局“视频AI赋能、共享聊斋美景”,区应急管理局“实时汛情监测-护卫城市安全”等3个案例入选2023年山东省公共视频智能应用创新应用案例。

二、建设视频治理平台,强化支撑保障能力。鉴于我区原有的互联网视频监控汇聚平台硬件设施老旧、软件系统授权到期的现状,区政府办公室经过调研论证,充分利用我区部门现有资源,建设了全区统一的视频监控汇聚治理平台。平台自2023年下半年建成以来,已归集各类视频监控超过1.3万路。通过加强视频监控汇聚、治理和规范,我区视频监控资源归集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升,视频资源在线率达到80%,点位命名规范率达到93%,经纬度完备率达到99%,为全区各级各部门各领域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视频资源支撑,尤其在应急管理、防汛抗旱、城市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显著。

三、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拓展基层视频监控建设应用。为贯彻落实省大数据局等10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数发〔2022〕16号),区大数据信息服务中心出台《淄川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智慧社区建设与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安防小区等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实现集约化建设和应用。通过智慧社区创建,带动相关社区实现视频监控升级改造,提升全域视频监控覆盖率,打造高空抛物、侦测预警、周界防护、人脸识别等各类社区智能化应用场景。自2022年以来,我区建成智慧社区15个,治理应用各类视频监控500余路。其中,公孙社区打造的视频应用场景入选2023年山东省公共视频智能应用示范应用案例。智能视频监控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区政府办公室将持续把视频监控汇聚治理作为数据赋能的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大视频监控治理平台的建设应用力度,提升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汇聚数量和质量,会同各部门深入挖掘各类智能化应用场景,持续提升视频智能化应用水平,加快赋能数字化转型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予以监督和指导。 

 

 

 

淄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31日 

 

(联系人:杨翠玲,联系电话:5180615)

2023年12月6日早上,我区一高档小区业主,发现前一天停在楼下的新车尾部被其他车辆撞坏,遂到小区物业查看监控,希望找到肇事车辆索赔损失,但因物业视频设备老化,提供监控画面模糊,无法确定肇事车辆信息。于是,车主报警,经过交警多方查找,于2023年12月8日确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员,为业主挽回经济损失。 此事件反映出个别老旧小区视频监控缺失和设备老化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居民维权困难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监控安装存在盲区。发生事故的小区系一高档社区的一期楼盘,建成于2000年前后,目前居住人员3000人,建成初期,小区监控设备未能实现全覆盖、无死角。随着后期不断整改,陆续添加部分监控设备,但也存在一定盲区和空缺区域。二是原有设备更新不够及时。业主车辆损坏后,通过到物业查看监控,发现视频画面模糊,且无法拍清楚肇事车牌号码,说明监控设备老化,没有及时更新。三是小区规划停车有待完善。因一期工程建成较早,当时停车规划,无法适应现在居住人员车辆需求,存停车距离短,车位不足,业主抢占车位以及小区道路窄,车辆通过不畅等安全隐患。